健康養身★和時間賽跑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和時間賽跑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在台灣,心血管疾病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且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因此喪命,其中又以急性心梗塞占最大宗;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晨佳指出,男性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是女性的兩倍,主要是因女性有荷爾蒙保護,會比男性晚發作5至10年,另外就是因為男性抽菸者較多所導致。

持續出現胸痛 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

臨床上,就曾有1名67歲老翁,雖無特別疾病史,但某次接受新型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發生併發症,因持續出現胸痛,緊急轉至急診,經評估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接受心導管檢查手術,透過血栓抽吸導管反覆抽吸,重新建立血流,評估確定血管無異狀後,再置放支架,配合主動脈氣球幫浦支持,解決胸痛困擾,且順利轉至一般病房。

把握2小時順利打通血管 患者預後較佳

楊晨佳醫師進一步說明,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梗塞的範圍,甚至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因此若能縮短至2小時內順利將血管打通,患者預後最佳,所以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又以及時打通血管,重建血流最為關鍵,目前心導管手術,已是國際治療公認最佳的打通血管治療方式。

一旦出現胸悶徵兆 應盡快就醫檢查

時間就是生命,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應隨時提高警覺,一旦出現胸悶或呼吸不順等症狀時,就應盡快接受檢查,尤其不斷處於胸痛現象時,就需盡快急診治療;楊晨佳醫師提醒,像是糖尿病患、老年患者等,因心肌梗塞症狀恐較不明顯,因此周圍家人朋友照護上應多點警覺,若有虛弱、倦怠、上腹痛等症狀表現,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造成遺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一段感情的結束總會讓人難過與不捨,而要如何去收拾這些情緒則是一大學問,不管是要大啖美食,還是出門散心等,無不都是透過分心的方式讓自己淡忘一切。究竟有哪些方法,最能幫助自己走出失戀後的低潮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8 歲吳女士在去年中風癒後假牙不合,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3 個月體重減輕了 3 公斤。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但吳女士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對此,營養師提出吞嚥困難的飲食製備過程中常見迷思:如把食物剁碎就好?或是把食物打成泥就好?或是覺得使用液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總有些小生命、帶著先天性疾病誕生於家庭,無依無靠的罕病患者,需要有立法的保障,終於在西元2000年,《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通過,從草案進入立法院到三讀通過,僅花費42工作天,創下國內立法先例,也讓台灣成為繼美、日、澳、歐盟之後,全世界第5個為罕病建立制度、更是當年對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日宣布新增104例本土病例,132例境外移入。本土病例比昨(31)日的87例更多。不過陳時中認為,現在的狀況稱不上「大爆發」。以2021年的疫情為例,當時曾有單日700例新增。不過目前狀況,加上Omicron以輕症居多,呼籲民眾不可恐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