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咬牙切齒壓力大? 70%磨牙者有焦慮問題

咬牙切齒壓力大? 70 磨牙者有焦慮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許多人可能有磨牙的症狀卻不自知,常見是由家人或同住者在睡覺時被患者牙齒摩擦發出的尖銳吵雜聲響干擾,才知道患者有這樣的症狀,大部分的患者很難自己察覺;而磨牙常與精神焦慮、壓力有關,目前無特定藥物可以治療,但可裝置咬合板來減少牙齒磨損。

磨牙成因仍不明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林哲毅表示,正常睡覺時牙齒是呈現微張開,並不會有牙齒接觸之情況,所以一定不會咬緊。因為睡覺時全身肌肉會放鬆,所以牙齒自然不會有接觸的情況。目前造成磨牙的機轉仍不明確,主要是在睡眠期間咀嚼相關肌肉,受到交感神經刺激所造成的不自主動作引發,導致牙齒有接觸跟摩擦所造成。在兒童的磨牙病例中,通常與鼻部阻塞或是呼吸阻塞性疾病(如扁桃腺過大)有相關。

磨牙會伴隨相關症狀

林哲毅醫師指出,磨牙可能產生症狀包括牙齒敏感、琺瑯質磨耗、牙齒不美觀、頭痛、顳顎關節疼痛、顏面肌肉疼痛、耳朵疼痛、肩膀僵硬、張口受限、睡眠中斷、以及影響同睡者之睡眠品質。據文獻報告,一般民眾大約有8%的比例有磨牙習慣。磨牙還會伴隨其他相關的疾病,如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說夢話、自殘或暴力行為、睡眠癱瘓症(sleep paralysis,即俗稱之鬼壓床)。

常見磨牙族群

林哲毅醫師提到,常見發生磨牙族群有年輕人、高教育程度、抽菸、大量咖啡因或酒精消耗者、服用安眠藥者。另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壓力也跟磨牙很有相關性,約70%磨牙之病人會有焦慮或是壓力問題,也發現在要求完美表現之人身上較一般人更常發生磨牙。在性別比例方面則無顯著差異性。

心理諮商有幫助 裝置咬合板可減少牙齒磨損

目前所知的藥物治療方式有安眠藥及其他心血管用藥,但因實驗不足無法證實對磨牙有顯著成效,此外利用肉毒桿菌注射在咀嚼肌群無法減少磨牙次數,只能讓肌肉的收縮作用力下降。林哲毅醫師建議適時求助心理諮商,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也能透過裝置咬合板,套在上顎或下顎牙齒上,讓對咬牙咬或磨在此裝置上,來保護牙齒過度之磨耗並減少肌肉的活動力,雖然只是治標不治本,但至少能減輕關節壓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4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蘑菇:女人駐顏王牌,富含硒可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和抗衰老,預防皺紋; 2、大豆:內含異黃酮是植物性激素,美容效果好。 3、酸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抗衰老,對脾胃虛弱的女生更能幫助消化。 4、薏米是女人貼心“閨蜜”,消除水腫的功效一流,且清血解毒,對斑點和青春期的痘痘有效。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一名61歲男子日前在牙醫診所植了9顆牙齒,但後來每次吃東西都感到疼痛,回到原診所檢查時,醫師卻告知是因為牙周病造成,請他到大醫院治療。大林慈濟醫院牙科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鄭朝鴻表示,牙周病會造成牙齒基地破壞,造成牙齒搖動、甚至脫落,因此,若牙周病未治療完成就植牙,會造成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1名4歲女童,一年前開始出現夜咳現象,且一個月內就發生兩三次的急性氣喘,常常必須仰賴吸入藥物控制,且配合類固醇等治療,但症狀仍遲遲未改善,直到透過中醫治療後,症狀才逐漸改善,甚至一年後已不再需要吸入藥物控制病情,讓爸媽總算能安心。根據統計顯示,2009年北市國小一年級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長期照顧制度顯得更加重要,5月15日長期照顧服務法草案終於三讀通過,對於國內長照制度的進程更邁進一大步。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表聲明指出,評估長期照顧服務需求時,應和醫療無縫接軌,因此接受長照服務者,應先檢具「醫師意見書」後進行評估和審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