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嘴角長小息肉 竟診斷出口腔癌第一期

嘴角長小息肉 竟診斷出口腔癌第一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口腔癌可不只是長在嘴裡,嘴巴外面也會生出口腔癌!一位63歲男子,嘴角右側長了一顆1公分的小息肉,平時不痛不癢,但經過切片檢查證實,確認是罹患口腔癌第一期。

這位男子20年前因生意失敗,開始抽菸消愁,在做臨時工時又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最近1、2個月開始覺得右側嘴角有異物感,長出一顆不痛不癢的小息肉,雖然有慢慢變大的感覺,但仍不以為意;某次因小感冒到家醫科就診,護理師提醒,30歲以上曾抽菸嚼檳榔的人,可接受免費口腔黏膜篩檢,最後證實右側唇緣的1公分腫瘤,為罹患口腔癌第一期,目前已順利切除,並定期門診追蹤。

收治這名男子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家龍表示,口腔癌的發生與菸、酒、檳榔脫不了關係,若是嚼檳榔加上抽菸,罹患口腔癌的機會增加為89倍,同時抽菸、喝酒和嚼檳榔者,罹癌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建議提早戒除,遠離癌症風險。

癌症已經連續32年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口腔癌僅次於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和乳癌,排名第五,一般好發年齡在40至50歲的中年;蘇家龍指出,嘴角罹患口腔癌,易被認為是口角炎或小息肉,若發現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紅斑,或有2周以上無法復原的口腔黏膜潰瘍,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蘇家龍提醒民眾,檳榔本身就是致癌物,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等,嚼食檳榔仍會致癌。社區中30歲以上曾經抽菸且嚼食檳榔的人士,可進行免費的口腔黏膜篩檢,建議有相關習慣的民眾,可定期檢查,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避開不良生活習慣,對於健康更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5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曾為了傷口癒合,考慮到底要使用美容膠、矽膠片甚至是人工皮呢,而難以抉擇?高雄榮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文忠表示,得依照傷口狀況給予合適的方式,當手術傷口癒合良好且縫合傷口的縫線拆除後,並不需要覆蓋人工皮,隨著組織中膠原蛋白的增生,會加速傷口癒合強度,大約3週後,膠原蛋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近年50的男子,因和女友房事性趣缺缺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子身上有明顯異味、尿騷味,經抽血檢查發現不僅腎功能差,也尿毒嚴重、血磷飆升,隨即轉介至腎臟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末期腎臟病人,得長期透析治療以維持身體其他功能正常,所幸經洗腎後身體已大幅改善,不久又大吃大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經常像難兄難弟一起出現,且好發生於老年人。雲嘉地區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提醒民眾,適時做肌少症量測,並勤做訓練與充足的營養,能在晚年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老人家摔不得 骨鬆遇到「肌少症」易跌倒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第五大癌症,主要因臨床上,晚期病患大多使用荷爾蒙療法,但最後都轉變為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導致治療增加困難,提高死亡率,近期國際研究有了重大發現,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張德卿成功利用仿造人類多瘤性病毒殼體的蛋白質做為基因治療載體,成功鎖定攻擊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