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回歸食物的本質─藥食同源,食養合一

回歸食物的本質─藥食同源,食養合一

《黃帝內經.太素》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闡述的便是「藥食同源」的思想。

中國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的理論,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在古代原始社會,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各種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是相通的,了解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這就是「藥食同源」理論的基礎,也是食物療法的基礎。

2500 年前,西方醫聖希波‧克拉提斯在行醫半個世紀之後,提出他的誠懇忠告:「你的食物,就是你的醫藥,大自然治病,醫生只不過是大自然的助手而已。」說得更明白些,是「不當的食物會引起疾病,適當的食物卻可治病。」多年前我離開臺灣之後,我一直覺得不可能再回臺灣了,因為成長中的坑坑疤疤讓我對這塊土地心生畏懼,但是我卻回來了,而且還將自然醫學的觀念第一個帶回來,回臺灣是一個生命中註定好的美麗意外,創立「人本自然」開始了我的醫病關係。

我崇尚自然醫學的理念、謝絕化學藥物與侵入性療法,透過最天然的水、空氣、食物,來療癒深受時代進步所傷害的身體,堅持「不吃藥、不打針」來調理身體,因為「人是吃食物長大,而不是吃藥長大」的。同時,提倡拿回健康的主控權,回到人體本然存在的免疫力系統,啟動自癒力,調整脊椎、血液,做好養生保健,讓我們自己主導身體、心靈的健康,不假他人之手。

我力推「藥食同源」的觀念,因為「廚房就是我們的藥房」,我們從復育土地的根本出發,回到最豐饒的時代,一方土水養一方人,種植出營養俱足、蘊含能量的大地食糧。

萬生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就是老天爺,我們所說的宇宙進行的本來定律,在神農本草經與中國的許多醫典中,中國人幾千來來講的就是最根本的食療,藥補不如食補,既然醫食同源,我們應該回頭看生命的本質,既然食物就是藥,我們應該回過頭來認真看待我們每天吃進食物的本來樣貌。

每一種食物,都是經由大自然所供養的水、陽光、土壤、空氣的滋養而生成,有屬於自己的韻律和節奏,有獨特的酸甜苦辣的滋味、有因應四季炎涼所衍生的屬性,這集天地四季蔬食瓜果的精華,怎能不豐盛呢?

當這些蘊含天地能量的食物吃進身體裡,也創造了我們的能量,與生生不息的成長與進化,這是有福氣的人才能體會到的生命真義。食療就是用有療效的食物,才能構成食療的機轉,如果食材是有問題的,怎麼可能療癒病人呢,因為老祖宗早就說了「藥食同源」這個道理了。

---本文摘自《啟動體內神醫-自癒力》一書,康鑑文化 

回歸食物的本質─藥食同源,食養合一回歸食物的本質─藥食同源,食養合一

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維持健康與治療疾病的本能,這股神奇健康的能量,稱為「自癒力」!

在本書中,吳珮琪博士以專業素養與獨到見解,教導大家改變對疾病的認知,提倡「不吃藥、不打針」來調整身體,幫助讀者以最自然無害的方式,強化自身免疫系統、喚醒人體與生俱有的自癒力,輕輕鬆鬆遠離疾病威脅。

 

吳珮琪博士用簡單、易學的功法,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輕輕鬆鬆做好健康運動。

痊癒的力量就在自己體內!

所有疾病復原的動力,完全來自與生俱來的「自癒力」!

吳珮琪博士教你傾聽身體的聲音、啟動自身免疫力,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們的人體比任何機器都要精密完整,它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無論體內哪一部位發生病變,都能藉由啟動我們的免疫力和自然治癒能力,來對抗各種疾病、維護各部位機能的正常運作。

吳珮琪博士崇尚自然醫學的理念、謝絕化學藥物與侵入性療法,透過最天然的水、空氣、食物,來療癒深受時代進步所傷害的身體,堅持「不吃藥、不打針」來調理身體,因為「人是吃食物長大,而不是吃藥長大」的。同時,提倡拿回健康的主控權,回到人體本然存在的免疫力系統,啟動「自癒力」,調整脊椎、血液,做好養生保健,讓我們自己主導身體、心靈的健康,不假他人之手。

而我們所需要努力的,就是引導和激發這股力量,調整身體的防禦系統,並繼續維持這股自癒力的戰鬥力與聰明才智。只要能夠持之以恆,自癒力這個潛能就會成為你的親密愛人,善盡保衛身體的職責,成為身心靈健康的最大籌碼。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失智老翁,每當日落的傍晚時刻,就會出現嚴重的精神行為症狀,包括性情激躁、情緒古怪,甚至晚上不睡覺,讓家人十分困擾;醫師指出,國內約有2成的失智症患者,容易出現「日落症候群」的病徵,建議家人多安排白天的活動,夜間時提供適當的燈光,降低患者不安的情緒。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所公布的最新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上周登革熱確定病例有11例,除5月28日公布入夏首起群聚的4例本土病例外,再新增3例本土病例及4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強調,近期全台各地經常出現雷陣雨,雨後積水容器增加,民眾務必落實戶內外孳生源清除,降低登革熱在社區傳播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適逢梅雨季,溫熱氣候加上潮濕的環境,蚊蟲特別容易孳生。一般人除了使用防蚊液外,中醫師指出,通常用來治療燒燙傷,加速傷口癒合的紫雲膏、苦參膏,其實也可用來驅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劉佳祐表示,紫雲膏的成份有紫草、當歸、麻油、黃蠟等,紫草可殺菌、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重建顯微手術榮耀國際!Discovery頻道花費一年拍攝,製作《台灣無比精采:人體重建》節目,紀錄世界知名顯微重建外科醫師、中央研究院院士魏福全,透過腓骨骨皮瓣、改良斷指接合、穿通枝皮瓣等3項創新手術,成功造福患者。腓骨骨皮瓣重建下顎,港女易小玲在菲律賓馬尼拉武力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