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不可逆標靶助肺癌夫妻跨越治療難關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不可逆標靶助肺癌夫妻跨越治療難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全球與日俱增的癌症「肺癌」,存活率一直都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針對國人肺癌患者統計,主要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肺腺癌為主,根據今年發表的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兩種標靶藥物治療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肺腺癌,可進一步降低27%腫瘤惡化風險,且2年疾病無惡化存活率更為第一代標靶藥的2倍以上,因此,即便是肺癌晚期患者,只要進行基因檢測,且及早選對適合的藥品,就能有機會延長存活期。

肺癌治療趨慢性化 健康生活幫助大

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林裕清主任指出,隨著醫療科學持續發展與進步,肺癌治療過程已邁向慢性病的治療模式,但治療時程延長卻也可能增加病患與家屬更多面臨挫折與沮喪的時刻。其實肺癌治療好比馬拉松的訓練過程,漫長且艱辛,但只要堅持不放棄,適時地調整心情就能持續向前邁進。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提醒,規律運動可為治療中的患者帶來許多好處,例如防止肌肉萎縮、減少副作用、改善健康進而提高生活品質等。此外,在運動過程中還能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讓患者遠離憂鬱、舒緩內在壓力,維持心情愉快。有鑑於此,林裕清主任表示,目前醫院也著手與中醫、復健科進行合作,依據患者體力進行不同強度的運動規劃,如八段錦、瑜珈、皮拉提斯、核心肌群訓練等,皆是希望肺癌患者能維持良好體力,進一步身體力行來跨越治療中的瓶頸並實現未完成的夢想。
牽你的手… 標靶藥物助夫妻共度抗癌路

林裕清分享一對夫妻相繼罹患肺癌的案例,起初林太太(匿名)因胸腔感染、肋膜積水經診斷後確診為晚期肺癌轉移所致,醫療團隊立即進行基因檢測,確認EGFR突變後投以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經歷三週,腫瘤控制良好便出院休養,爾後每一次回診皆是夫妻相伴前來;直到一年後,林太太獨自回診間追蹤,詢問下得知林先生也罹患晚期肺癌,診斷無EGFR突變,目前進行化學治療中,卻大幅影響體能,無法長時間外出且伴隨噁心等副作用。林裕清說明,體能與副作用差異為標靶藥物與化療的最大區別,標靶藥物能使患者保持較良好的體能狀態,如同林太太仍能回歸正常生活、維持基礎運動與社交活動,除持續治療自身肺癌外,還能保有體力照顧心愛的老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肝治療不要拖50歲的郭先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發現有肝指數異常,因而轉至胃腸肝膽科門診就醫,檢驗確認感染了慢性C型肝炎。成大醫院胃腸科膽科邱宏智醫師表示,2012年,郭先生接受為期1年的「長效干擾素+雷巴威林」治療,雖有副作用,但血液中的病毒也於治療開始的第3個月就檢驗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泰國經商染登革熱 返國治療4天仍死亡國內今年確定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熱死亡病例,個案來自北部一名70多歲老翁,七月中赴泰國經商,8月初就出現發燒等症狀,隔天緊急在當地住院治療,3天出現手腳紅疹、意識不清等現象,確診登革熱,但返國後隨即就醫及通報,雖經院方緊急治療,仍不幸於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患者是在服飾店工作的31歲男性。該名病患自8月23日起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症狀,27日及29日分別出現紅疹及結膜炎等症狀,30日至醫院就診,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德國麻疹,目前病患自主健康隔離中。疾管署表示,此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國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腸病毒疫情持續 開學季更應當心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8月20日至8月26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3153人次,且近期每週疫情有小幅度上升現象;衛福部指出,上週新增1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來自中部5歲女童,被發現出現心肌炎合併發燒、手足口症及口腔白點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