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翻攝自橘子娛樂,下同)

現今墮胎已經很平常,但你知道墮胎究竟有多恐怖嗎?一位曾經執行過1200多次手術的醫生告訴你真相。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這名醫生名叫Antong Levatino,曾經專門從事墮胎手術,執行了1200多次墮胎手術,但他現在已經辭職,從事抵制墮胎的工作!並製作影片揭露墮胎的可怕。

常規的墮胎有四種:藥物流產、子宮吸引術、擴宮排空流產、引產。

第一種:藥物流產

藥物流產一般用在新生兒還未完全成型狀態,服用相關藥物後,子宮會劇烈收縮,無法繼續給胎兒提供營養,而強迫胎兒死亡!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更可怕的是,服用藥物後,媽媽隨時都有可能排除胎兒,此時胎兒只有幾厘米大,仔細看能看到頭部和手指!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第二種:子宮吸引術

13週的胎兒此時已經基本成型,醫生將具有強烈吸附力的導管插入子宮。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然後導管強大的吸附力,會將胎兒肢解掉,最後胳膊是胳膊,腿是腿,醫生再將殘肢撿出來!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最後將殘餘物刮除乾淨: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第三種:擴宮排空流產

此時胎兒已經長到20厘米左右,骨骼已經形成,就必須使用擴宮排空流產。

醫生先用導管抽出羊水: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然後用“墮胎鉗”將胎兒的身體夾斷,一點一點取出體外。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並清點殘肢,確保所有的胎兒殘肢都被夾取出來,手術才算成功。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第四種:引產

當胎兒超過25週以後,一般實施引產,會直接給胎兒注射藥物,而這種藥物會致使胎兒死亡!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胎兒死亡之後,三四天之後,母親就會將死胎生出來!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不管是哪種墮胎方式,其結果和過程都是觸目驚心的,相信實物圖肯定比這要恐怖一百倍。

最後一句

每一條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我們沒有權利決定他們的生死!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來源:youtube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來源:youtube

墮胎到底有多恐怖?醫生在執行1200次手術之後辭職不幹,揭露墮胎的「這些真相」!

來源:youtube

via-橘子娛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Omicron疫情爆發以來,出現最大警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本土個案,其中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專責病房的護理師,以及護理師的男友,共3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由於染疫護理師照顧的5名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Omicron疫情自桃機爆發開來,今(11)日最新已經連桃園的電子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也都淪陷,出現群聚事件。預期搶打第三劑疫苗的人潮將更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宣布將在15日上午重啟1922預約平台,每次預約提供「一個禮拜」的時程,但不會發簡訊通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羡慕別人透過嚴格斷食的方法「快速減重」嗎?小心照著做,害慘自己!門診就有一名35歲女性,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病史,因為生產後體重增加,一心想甩肉,恢復體態,採行藥物減重合併嚴格斷食,沒想到才執行2周,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甚至因為意識模糊被家人送醫,診斷為酮酸中毒...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我在當總醫師的時候遇過一位70歲的男病患,他被家人帶來看診的原因是皮膚在兩週內開始泛黃, 而且半年來已經瘦了5公斤,胃口變得很差,很瘦沒有甚麼脂肪跟肉,肚子摸起來可以直接摸到肝臟的地方,也就是腹部右上邊的位置有凸凸硬硬的東西在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