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各種皮膚病上身 杜絕方法報你知

夏日各種皮膚病上身 杜絕方法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夏日氣候炎熱,不只冰店生意大好,皮膚科門診也常常大排長龍,皮膚炎紛紛出籠作怪,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鳳玲提醒,做好事先防範,注重個人衛生,就可以避免夏季皮膚病上身。

潮濕悶熱環境易感染黴菌

喜歡潮濕悶熱的黴菌,夏日是好發季節。最有名的是足癬(香港腳),黴菌也可能傳染到胯下造成股癬或是傳染到身體變成體癬,不同部位有不同臨床表現,共同特徵都是奇癢無比。好發於肥胖、糖尿病患者、包尿布的小孩或成人,外觀呈現紅紅濕濕的一片與散在的紅色小丘疹是念珠菌感染。大部分黴菌皮膚炎的治療以塗擦抗黴菌藥膏為主,灰指甲或頭癬則以口服藥物治療效果較佳。

保持通風透氣可防止汗疹

在悶熱環境,汗管出口阻塞,排汗不良造成汗疹。臨床上可見一顆顆細小紅疹、小膿皰或結晶狀小水泡,好發前胸與後背。預防方法是通風降溫,衣著保持透氣,也可以塗抹含有止癢、收斂、清爽等成份的藥膏。

妥善防曬對付感光性皮膚炎

因光線誘發的皮膚炎,與光敏感有關,具有此體質的人在曬太陽部位出現各式皮膚紅疹甚至水泡;有些是因為接觸到像是檸檬、芹菜、九層塔…等感光植物並日曬後造成,稱為「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而留下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斑點;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也可能因為陽光照射讓皮膚症狀加重。對付感光性皮膚炎最好的方式是防曬。

外出穿長袖預防蚊蟲皮膚炎

夏天是各種昆蟲活動頻繁的季節,蚊蟲叮咬後的皮膚可能出現極癢丘疹、局部紅腫,甚至水泡;隱翅蟲皮膚炎與毛毛蟲皮膚炎是皮膚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或毛毛蟲細毛造成的過敏反應,出現極癢紅疹甚至水疱,膿疱、糜爛。治療方式以塗擦抗發炎藥物、口服抗組織胺止癢等等,外出郊遊可穿長袖預防蟲咬。

流汗後擦乾才不會異位性皮膚炎

除了注意上述好發於夏日的皮膚炎外,夏日也須注意皮膚清潔,適度皮膚保養與夏日防曬,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因為環境悶熱與大量流汗而復發,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夏日保持環境涼爽通風,運動流汗後擦乾汗液與沖澡,都是預防復發的好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30出頭的小蔡,靠著千杯不醉的酒量,應酬無往不利。為訓練酒量以酒當茶,每天6瓶啤酒是基本量,即使不應酬也習慣把啤酒當茶喝。1個月前開始,小蔡和女友恩愛時,隱約感覺小弟弟不失控軟趴趴,服用壯陽藥仍然欲振乏力,就醫檢查才得知罹患慢性酒精中毒導致不舉,在西醫治療、中醫調養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高齡者因為牙口不好、吞嚥困難,若食物過大或者難咀嚼,恐造成氣管遭哽塞而有致命危險。1名78歲王姓老翁在家食用紅龜粿時,噎住而呼吸出現困難,家人緊急撥打119求救,台中市政府消防局第4救災救護大隊梧棲分隊接獲報案後,立即出動人車前往報案地點。 到達現場發現老翁已倒臥客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自費醫材定天花板價,基層醫界反彈!健保署日前公告8月1日將實施健保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降低相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價格落差,減少民眾在自費醫材的費用。不料,此舉卻遭醫界反彈,擔憂高階醫材將退出台灣市場,民眾自費也無高品質醫材可用。衛幅部長陳時中11日親上火線回應,表示希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70歲的陳先生,發現罹患攝護腺癌時已經發生多處內臟以及骨頭轉移,疼痛難耐走路舉步維艱,日常活動也大受影響。收治案例的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主治醫師說明,治療陳先生時,除了荷爾蒙治療,另外加上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輔助治療,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就表示疼痛已經大幅改善,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