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費醫材新制引反彈! 陳時中:與醫界再討論、調整

自費醫材新制引反彈! 陳時中:與醫界再討論 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自費醫材定天花板價,基層醫界反彈!健保署日前公告8月1日將實施健保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降低相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價格落差,減少民眾在自費醫材的費用。不料,此舉卻遭醫界反彈,擔憂高階醫材將退出台灣市場,民眾自費也無高品質醫材可用。衛幅部長陳時中11日親上火線回應,表示希望針對特定醫材與醫界、業者討論,再階段性調整。

自費醫材新制 設醫材自付差額天花板

健保署日前公告,將針對健保有給付的八大類352項醫材,訂出自費負擔上限,包含人工水晶體、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等、預計8月上路。健保署指出,由於醫病之間的資訊不對等,民眾往往無從判斷新的醫材優劣,因此依「臨床實證」等級來訂定合理的健保差額給付比例,健保最高給付40%,民眾最低自付60%,減輕民眾負擔,又可讓民眾使用到新式醫材。

基層醫界反彈 憂民眾有錢也用不到

不過,醫材價格設下「天花板」的做法,卻引發醫界各方反彈。立法委員林靜儀醫師就在臉書指出,齊頭平等的結果,恐使價格較高的新式醫材退出台灣,國內廠商研發新式醫材動力也受阻,最終只好引進低價醫材,民眾恐面臨「想要花錢也用不到」的後果。

另外,包含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團體都提出疑慮或反對,期待健保署能敞開大門與基層醫療勞動者對話。

陳時中親上火線 以這兩點溝通

針對「訂定支付差額的上限,會影響醫療品質,進而讓民眾選擇權受限的疑慮」,陳時中11日親上火線回應,表示不能價格訂上限就視為不對,必須就「上限的合理性」與「醫材功能分類的公平性」來討論。他舉例,如果10萬塊才能買到的東西,結果上限訂2萬,造成很多人買不到,可能不合理;而把效能高和低的醫材都分在同一類,可能將效能高的排擠掉。

陳時中說,此舉引發很多討論和紛爭,不過健保署已經將8月要實施的價格和品項訂出類,希望針對特定醫材與醫界、業者討論,再階段性調整。

陳時中舉例,例如人工水晶體,分多焦點、兩焦點等,定上限5萬6千多元,可能有很多廠牌,價格較高的廠商可以提出證據說明,交付專家小組討論。

「希望以民眾不要花冤枉錢的角度來做,如果讓民眾沒法使用好的醫材,得不償失。」陳時中說,此政策的專家與各方討論將近1年半,有許多醫療團體可能沒有參與討論,所以各方有疑慮,已經請健保署邀請有疑慮的團體進一步討論,不是馬上就要實施。

【延伸閱讀】
怕新冠不敢到院回診? 醫師教糖友如何抗疫不「傷心」
「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有一些食材全身都是寶,但是容易一不小心就捨棄掉某些重要營養部位,而不自知,像是很多人在吃茄子的時候,都會把茄子皮和茄子蒂扔掉,實在太可惜了。老人家都喜歡吃「炒茄蒂」這一道料理,據聞茄子蒂含有多種維生素,可降低膽固醇、降血壓,是真的嗎?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茄蒂有「收」的作用 助潰瘍面儘快收口 茄子和...

閱讀詳情 »

小小一塊巧克力吃進嘴裡,香濃滑順、苦中帶甜的滋味帶來療癒之效,總是讓人難以抵抗。不過,在防治台灣第一癌的大腸癌部分,網路上卻有正反兩派的說法,一則認為巧克力富含膳食纖維,是預防便祕和大腸癌的好幫手,另一則是主張巧克力的脂肪太多,腸胃不容易消化,會增加便祕和大腸癌的風險。究竟,哪一種說法比較正確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7歲的陳大哥,本身有腦中風病史約4年,說話含糊不清,且長期進食有嗆咳情形。因發燒、呼吸喘掛急診,追蹤胸部X光顯示為吸入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療。腦中風患者2至9成吞嚥困難衛生福利部桃園院病房護理師蔡宜茹說明,2016年國人10大死亡原因顯示,腦中風位居第4位,約20至90%易...

閱讀詳情 »

夏季是颱風頻頻侵擾的高峰季節,最困擾民眾的不外乎停電、停水災情時,居家的飲食衛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曾經發過下列的呼籲聲明,提醒民眾,特別是嬰幼兒、孕婦和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食物的衛生安全,確保食物妥善保存、未受到污染,鍋具廚具也要落實「清除、清潔、消毒」3步驟,並徹底煮熟食物,避免吃壞肚子又傷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