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息肉切除 術後可免住院

大腸息肉切除 術後可免住院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50多歲的陳先生,先前參與糞便潛血檢查,發現呈陽性反應,到醫院求診並接受大腸鏡檢查,在乙狀結腸處發現超大的有莖型息肉,大小接近4公分。最後透過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手術,一般術後不必住院,但為安全起見,陳先生住院2天觀察,出院後恢復情況良好。

負責診治這位陳先生的安南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蔡坤峰表示,由於國人生活和飲食方式有西化趨勢,造成大腸癌發生率和死亡人數年年快速增長,目前大腸直腸癌成為男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一名,其死亡率則排行第三名。然而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後開始攀升,發病高峰落在60~65歲左右,男女罹病的比例相當。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 93到97年共有120萬9千人參加免費大腸癌篩檢,當中大腸癌個案達1298人,有3成屬於零期或第一期個案。到了101年,共有103萬人做過大腸癌篩檢,發現有大腸息肉者達2萬3700人,結直腸息肉盛行率約20~30%。

蔡坤峰指出,發生在大腸黏膜表面的腫瘤,可分為有莖型息肉與無莖型息肉兩種,有些息肉有機會演變成大腸癌。臨床上常見的增生性息肉,多半較不會惡性變化;另一種腺瘤,則較可能變成大腸癌。根據美國大型研究報告指出,將腺瘤切除,可大幅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率,因此,近年來大腸鏡及息肉切除也越來越普及。

臨床上大腸癌病人常見七種表現,包括1.血便、黏液便或肛門出血;2.排便習慣改變,如出現便秘或腹瀉;3.頻繁腹脹、脹痛及脹氣;4.大便排不乾淨或有便意排不出;5.不明原因體重減輕;6.貧血或7.腹部腫塊等。蔡坤峰表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人、本身為腸癌病人,都帶有危險因子,應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或腸鏡篩檢。飲食上,建議以低脂、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少油炸、燒烤、紅肉類食物,多喝水和運動,並養成固定按時排便習慣,有助於遠離大腸癌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5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蔬果農藥殘留問題不得輕忽!有一名媽媽常打果菜汁給全家人飲用,但因家中出現一名過動兒後,因而開始擔心是否因為蔬果殘留的有機磷農藥所造成。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有機磷農藥若經由飲食或皮膚吸收後,會抑制乙醯膽鹼酯(酉每),促使神經過度興奮,長期攝取低劑量,就恐會出現注意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退休男子因過去創傷導致雙肩疼痛無力,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有一側旋轉肌部分撕裂,另一側則為沾粘性和退化性關節炎,導致持續性的痠痛。這名患者同樣曾尋求民俗療法,甚至有開刀的念頭想一勞永逸。最後透過再生與增生療法雙管齊下,輔以注射玻尿酸後,雙肩力量已逐漸恢復,已無手術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到了,不少上班族外出吃完午飯,回到辦公室就覺得眼皮沉重、昏昏欲睡,您是否也有相同經驗呢?醫師解釋,睡眠的確會受到四季、溫度變化而影響,當人體從溫度較高的室外,進入到有冷氣、電風扇的環境,體溫會降低,自然容易想睡。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指出,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暑假是旅遊旺季,不少家庭計畫到歐洲或美國旅遊,但長途飛行可能產生時差,造成白天疲累、晚上睡不著的問題,而影響旅遊的樂趣。醫師建議,前往美國可利用連續入睡法,在飛機上持續睡覺直到當地的白天時間;若到歐洲旅行,則可先延後入睡,在當地再提前入睡,就能避免產生時差。台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