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患者需禁口? 營養師籲321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國內2010年罹癌人數已達90649人,而其中大腸直腸癌則是連續四年盤據十大癌症首位;大腸直腸癌病友中,有近萬人為了延續壽命,被迫得接受永久性或暫時性的人工造口手術,也就是所謂的「人工肛門」,人工肛門因為沒有直腸感覺神經與括約肌,所以無法自行控制排便,通常腸胃產生糞便就會直接流出,以致造成許多病友不敢外食與出遠門旅行 ,深怕稀便溢出造口而臭味襲身。營養師則是建議,腸癌患者可透過3多2不1回診「321健康飲食小撇步」,就可以避免飲食上的不適。

台北醫學大學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人工造口俗稱人工肛門,是為了延續腸癌患者壽命的一種手術方式,也就是將腸道中某一部分拉出來到腹部表面,成為替代性肛門;人工造口又可分為永久性與暫時性,如腫瘤已嚴重侵害肛門,需手術完全切除,則需永久性造口替代肛門,而暫時性人工造口是讓末端腸道暫時休息,待末端腸道復原後,再讓原來肛門恢復功能。

隨著醫療科技發達,目前已可透過新型手術方式降低人工造口手術施行比例;魏柏立指出,透過inside-out的方式,如同翻出手套般,將直腸內部外翻,切去病灶後,再推入接回原腸道,可完整保留肛門括約肌功能。這樣的手術方式可降低約70%的人工造口手術施行率。

接受人工造口手術的腸癌病友,約一至兩個月飲食即可恢復正常,但應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腸胃道問題的食物;台大醫院營養室鄭金寶主任說,腸癌病患可掌握321健康飲食小撇步-3多2不1回診原則來改善不適症狀,多餐少量、多樣化菜色、多咬嚼、不聽信坊間飲食偏方、不熬夜、一發現腸胃不適就馬上回診,等症狀稍有改善後,再以溫和飲食進食,之後再逐漸增加份量,避免攝取纖維含量過高的蔬菜,且充分咀嚼,就可以避免飲食上的不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0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千萬不要小看腸胃不舒服,小心恐藏致命殺機!根據衛生署統計,2011年台灣十大癌症死亡排行中,就有六個是消化道癌症,甚至有研究發現,乳癌、心臟病、糖尿病、失智症及憂鬱症,都與腸胃道健康大有關係。前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陽明大學生化暨分生所蔡英傑教授表示,腸胃道疾病不只是消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雖然3月非登革熱流行季,但高雄市上週仍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一名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林華里的67歲男性,於3月7日出現症狀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雖然該個案與高雄市前一例病例發病日期相距約6週,但兩人居住地僅距離320公尺,疾管局仍提醒南台灣民眾應養成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的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老江就在那裡睡覺,睡得好好的」每天早上都到臺北醫學大學校園運動的顏美津,在路過專供解剖教學的形態大樓時,總習慣往哪凝視幾秒,因為她的夫婿江其端似乎就住在哪,她心理默唸著,老伴別擔心,下輩子一定會再好好照顧他。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邀請顏美津等多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年輕時從事送貨工作的陳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但這一兩年,他卻常常忘路、忘事,找不到回家的路,家人擔心,但他更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醫檢查,確定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涂敏謙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屬於漸進性的智能減退,以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