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心血管疾病易發作 6大秘訣遠離猝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當寒流報到,總有天冷猝死事件發生;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應加強保暖,尤其長者跟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天氣的急遽變化,如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前年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萬3168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另根據國健署2007年的調查顯示,3分之1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有血壓過高的問題,當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

國健署提供六大「驅寒保暖健康道」要訣,幫助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第一,3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第二,寒流來襲除了注意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出記得戴帽子和圍巾。

第三,清晨容易出現極低溫,有運動習慣的民眾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或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第四,泡湯注意溫度不可超過40度,並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第五,避免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情緒起伏太大,應多喝水及增加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第六,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或臉部表情不對稱、口齒不清的情形,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天冬至,你一定準備好煮湯圓了吧!煮鹹湯圓、吃火鍋怎能少這一味呢! 煮鹹湯圓、火鍋或多數湯品都會用到,被網友盛讚為吃火鍋必加的蔬菜「茼蒿」,加入火鍋內能讓湯頭保持甜味,丟進火鍋美味又健康,但是茼蒿有分為山茼蒿與大葉茼蒿,該如何挑選呢?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FB上分享,山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陽光中的紫外線容易導致「光老化」,使皮膚變黑、鬆弛,甚至脫皮、起水泡、長痘等,長期沒有保養,反覆曬傷、情況嚴重可能會致癌。不少民眾夏天塗滿防曬,出門在外「包緊緊」,但其實即使在冬天或陰天時,還是有紫外線,仍難防光老化。皮膚科醫師許哲豪表示,並非所有光線帶來的能量,都會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過去心臟衰竭患者病程如果走入末期,僅有心臟移植一途,而每年平均有250位等待心臟移植者,卻僅有約70位心臟捐贈者,逾七成((250-70)/250)患者日盼夜盼也不一定能等到結果,生活品質普遍不佳。近年來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出現,藉人工幫浦協助將血液打入各器官,維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110年10月底,全國出生數為12萬5,63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7,410人,在國人普遍晚婚、晚生的狀況下,過去10年來台灣的新生兒人數持續下降,去(2020)年更首度出現死亡人數高於新生兒人數,全國正式邁入人口負成長,少子化情形日趨嚴重,如何建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