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 心血管疾病患者嚴防發作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氣溫將下探10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尤其要注意!醫師指出,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引發心房顫動,甚致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外出時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都不可少,並定期量測血壓,按時服用藥物。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101年共有4萬2449人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占總死亡人數27.6%,每4人中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民眾常以為「平常偶有心悸,很輕微沒有問題」、「胸悶,休息一下就好」,其實「輕微胸悶」是最危險的心臟病警訊。據統計,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1個月內都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

王宗道指出,心絞痛主要徵兆為「胸悶」,範圍約半個手掌,位置在胃到下巴、右肩到左肩,甚至到左手肘;心律不整的徵兆為容易喘、耐力變差,若為心房顫動,中風機率高達一般人的5倍;心血管過於狹窄的患者則在季節轉換、運動過後,會出現喘不過氣、心悸、持續幾分鐘以上的噁心和冒冷汗,都是心臟病的徵兆及警訊。

另外,天氣寒冷,許多民眾喜歡外出泡湯,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陳姿伶建議,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溫度也不可超過40度,且千萬不要一下泡冷水,一下泡熱水,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陳姿伶也提醒,剛喝過酒,或吃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後,會讓心跳加速,馬上泡湯,心臟會負荷不了,恐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最好休息2小時再進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2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協助政府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之防疫工作,國衛院生技藥物研究所研究團隊在第一時間投入可用藥物及疫苗研發,更在短短19天內率先完成肺炎抑制藥物瑞德西韋公克級高純度合成,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特地安排行程南下,當面給予鼓勵與肯定,並見證藝術家黃騰輝先生為此特為國衛院繪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一個人發生口臭的時候,週圍的親友常會因為不好意思說,使得尷尬情況不斷上演。雖然,口臭看似小問題,但如果不處理的話,長期下來,不但影響人際關係,還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因此,千萬不可輕忽。根據美國牙醫師協會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普遍有口臭的情況,因為口臭與不良口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失去另一半除了會令人感到傷心欲絕,美國有1項新研究也表示,大腦也會產生影響,可能加速大腦退化;研究發現,當丈夫或妻子去世時,留下來的伴侶智力會開始下降,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研究中,共收集了260位參加哈佛老齡腦研究的老年人數據,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