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使用足膜 她腳底皮膚潰爛

天天使用足膜 她腳底皮膚潰爛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5歲中年婦女,因為工作關係必須長時間穿高跟鞋,腳後跟及腳趾都有厚繭,雖然有使用磨砂棒去除腳皮的習慣,但效果都不盡理想;日前,她在購物台看到「足膜」販售,且號稱使用後可使腳底肌膚有如嬰兒般細緻,於是立即購買,在使用一次後,效果極佳,她就天天使用,但卻造成腳底肌膚大面積脫皮、刺痛,最後甚至潰爛。

收治病患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宜菁指出,該患者使用足膜的頻率過於頻繁,且每次敷的時間長達2小時以上,是造成皮膚潰爛的主因。進一步發現,該款足膜含有水楊酸成分,只要濃度過高就會侵蝕肌膚。

張宜菁強調,水楊酸具有去除老廢角質、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可以去除積聚過厚的角質層,但使用不當也可能腐蝕肌膚。尤其民眾使用足膜時,通常會將整個腳部利用保鮮膜、專用套密封,以加強吸收效果,就更容易造成傷害。

張宜菁建議,使用足膜應以一星期1次為限、每次不可超過10分鐘;若脫皮時,有類似燙傷出水泡的傷口,則要避免碰水,以免傷口細菌感染可能化膿,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另外,她也提醒,含有水楊酸成分的產品,不適合孕婦及過敏者使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95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例行記者會,已成為全台收視率最高直播「節目」,每天桌前擺了什麼,成為街頭巷尾茶餘話題。今(18)日再度迎來新冠無新確診,台南白河農民送上特產蓮子,希望「確診連止」,然而指揮中心提醒,在沒有新藥物與疫苗出現下,世界持續出現疫情將是必然。 學生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近半人口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主要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所導致,且亞洲人因特有的基因變異,導致比例高於白種人;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酒精不僅會引起不耐症,長期有飲酒習慣,也可能埋下對健康的傷害,甚至造成社會及家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相對全球各國,在邊境封鎖與個案管控政策下,台灣新冠肺炎傷害相當小,但隨著各國疫情減緩,邊境政策勢必有所改變。台大公衛學院建議,可以動態評估他國疫情狀態,針對不同地區的入境者判斷風險高低,若有必要最好同時檢測不同病毒,除確認有無新冠肺炎病毒外,不同地區的流行病毒也應一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台灣連續11日0確診,新北市政府18日宣布放寬防疫措施,開放室外500人以下、室內100人以下之場館,除校園及親子館外,可不用戴口罩。 另外,口罩實名制3.0版第8輪預購於今天上路,預購日期至本周三(20日)止,取貨日期則是5月25日至6月7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