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天氣忽冷忽熱 30歲男腦出血單側無力

天氣忽冷忽熱 30歲男腦出血單側無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氣候忽冷忽熱,正是腦出血(俗稱出血性中風)的好發期。以往大家對中風病人的印象,多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但近日卻有名30歲青年,無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病史,某日突然自覺左側無力入急診,經腦部電腦斷層檢驗後診斷為右側的腦內出血,幸發現的早,在緊急處理治療後,現已出院修養。

典型症狀:噁心嘔吐、頭暈無力

顱內出血(ICH)是指腦中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因此由血管獲得血液的腦細胞受到破壞的同時,由於出血壓迫周圍的神經組織而引起障礙。此症狀會增加腦部耗氧量,進而造成腦部氧氣供應不足。病患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頭痛、意識模糊、肢體無力及血壓升高等症狀。嚴重的顱內出血預後較差,甚至造成死亡。

飲食控制、適當運動預防

衛福部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林念儀說,預防勝於治療。平日裡需飲食控制,多吃蔬果少油炸飲食及飲酒、適當運動(如走樓梯、步行半小時、提早下車走路)、體重的控制、每日監測血壓的變化、天冷時穿著保暖及配戴帽子,都是減低中風危害的方法,若出現單側肢體無力、全身或局部身體抽蓄、嚴重頭痛、視力模糊等狀況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大腸天生長度比一般人長,年紀越大發生腸扭結機率越高!一名71歲的男性因3天無法解便,腹脹、腹痛掛急診。患者過去曾經便秘,這次腹脹腹痛嚴重,經腹部X光檢查發現可能有腸扭結,經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部位發生腸扭結,為避免反覆發作,切除過長的50公分大腸後,避免日後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張女士結婚6年無法懷孕,至婦產部就醫。張女士月經不正常,經常2、3個月來一次,一整年都不來也不足為奇。檢查後發現張女士罹患多囊性卵巢,排卵不易再加上先生精蟲品質不佳,活動力或數目都不足。決定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後,接受子宮鏡撿查排除子宮腔內沾黏,沒想到有異樣,切片檢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年紀增長而覺得身體越來越差是年長者的心聲。然而若家中長輩長期腹痛、左上腹摸到硬塊、食慾不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夜間盜汗及貧血等症狀,可能罹患罕見的「骨髓纖維化」。此病好發於高年齡族群,因初期病症不明顯而常被忽略,需及早到院做檢查,及時治療。 骨髓纖維化 脾臟腫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入冬天氣寒冷,想讓身體暖起來,穿衣、暖氣樣樣來,當然也少不了熱食。然而,想藉由喝湯保持身體暖和,但是熱飲是否真的有助於身體保暖?抑或是增添身體負擔呢? 高血壓湯別喝多 腎臟疾病需控制肉、湯食用量 台東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陳麗如強調,若選擇熱性食物,確實能讓身體溫暖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