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家庭喘息服務 家屬:到學校辦活動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家有失智症患者,對家屬而言往往承受很大的壓力,即使再孝順的子女、感情再好的夫妻,時間一久,也需要有喘息的空間。有失智症家屬建議,少子化導致很多小學的教室閒置,其實可以安排失智症老人來此活動,不但能為長輩帶來活力,家屬也能暫時卸下照顧的壓力。

「我是凡人,也有情緒!」全心在家中陪伴母親的許先生,雖然十分用心照顧罹患失智症的母親,但也承受很大的照顧壓力;他就從不錯過大林慈濟醫院舉辦的家屬支持團體活動。

另一位失智症家屬謝先生則指出,如今少子化,很多國小都有許多閒置教室,其實可以安排失智長者到附近學校,除了同齡、同生活圈的長者可以彼此話家常之外,還能與學童互動,為長輩帶來活力,家屬也能暫時卸下照顧的壓力。

中正大學教授盧鴻毅也藉由影片分享日本「向兒童借力量」的經驗;他表示,由小朋友擔任兒童照顧員,或是安排小朋友與長者互動等,小朋友可以學習與老人家互動的方法,而長者則能感受到小朋友的天真、活力,一舉數得。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表示,鄉下地方資源較不足,失智老人照顧需要更多協助,希望失智症中心能提供更符合患者、家屬需求的服務,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61

相關推薦

年關將近,又到了跨年、聖誕節的季節,加上接力的農曆新年不免大吃大喝,許多民眾過完年後腰圍不免胖一大圈。對此,英國伯明罕大學和拉夫堡大學日前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研究指出,若給予受試者一些簡單提示,如每周定期量體重、標示熱量的飲食指引等,實驗...

閱讀詳情 »

「壓力好大啊!工作做不完,睡也睡不好,快煩死了!」接近歲末時節,上班族再度繃緊神經,準備埋首總結工作報告。一旦長期累積過大壓力,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肥胖等,甚至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心理專家建議,尤其屬於追求完美A型性格的人,面對巨大壓力,不妨學習鍛鍊強健心理肌力,第一步就是學習消...

閱讀詳情 »

全台約有四萬名巴金森患者,罹病人數逐年增加。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指出,近2成巴金森病患者於青年發病,近期門診中最年輕的發病案例僅18歲,而巴金森病並非大家過往所認知的老年病。雖然巴金森病的病名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了解疾病的人卻少之又少。據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最新一份巴金森病認知網路調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