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日落症候群 患者易有混亂行為

失智症日落症候群 患者易有混亂行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失智症日落症候群患者,通常會在傍晚或夜晚來臨時,出現躁動、踱步、攻擊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幻覺等意識上的混亂行為,尤其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失智症長者,或是急、慢性意識混亂等長者最常出現;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人次專科團隊護理師陳靖文指出,失智症日落症候群是指一群行為的總稱,有時病症會隨季節變換,發生機率也會不同。

環境突然改變 容易使患者誘發疾病

除了失智症因素導致外,包括照顧者的行為、環境改變、視力及聽力出現障礙者,這時再加上昏暗光線讓患者無法辨識周遭環境,都可能促使病症發生;陳靖文護理師表示,像累積一天壓力的長者若沒有好好舒緩,也可能在傍晚或夜間出現躁動行為,另外,包括用藥或疾病導致影響睡眠、電解質不平衡、疼痛、便秘等因素都可能是病發原因。

評估長輩睡眠品質 減少病症發作

陳靖文護理師進一步說明,在照護上,應針對長輩睡眠做評估,包括視覺、聽覺、認知狀況、藥物使用等情況都是評估重點,且傍晚或夜間時段,應特別加強室內照明,也可點夜燈,減少長輩夜晚醒來時對環境感到陌生,白天時,可多安排適度活動,讓長輩多消耗體力,晚上則可藉由播放音樂、身體按摩等方式,幫助長輩一夜好眠。

多點關心和陪伴 幫助長者遠離失智

另外,藥物使用上可和醫師討論劑量或種類,像睡前就應避免使用利尿劑,以免干擾睡眠,平時可多陪伴長者,避免爭執,至於飲食,包括咖啡、巧克力或茶等刺激性飲料都應減少攝取;陳靖文護理師提醒,照顧失智長者對一個家庭而言是漫長且辛苦的路程,因此更需要家人彼此關心和協助,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一方面降低照顧者負擔,也能提高失智長者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尿失禁雖不致威脅生命但卻令人困窘,容易造成病患身心上的負面影響。然而,台灣地狹人稠,都市地區尤其常交通擁塞,為了避免出門塞車或擁擠時尿急卻不方便如廁時的困境,醫師建議大家,除了出門前先排尿外,也可以「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底肌肉群對尿道的閉鎖功能。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不到黃河心不死!要愛抽菸的人戒菸總是難上加難。對於這些哈菸族,醫師除了不斷勸導戒菸之外;更是呼籲,尤其是抽菸的「包年數」超過30以上者,就應該要每年做肺癌篩檢,以期能及早發現並即時做治療,才能夠提高存活機率。香菸中的尼古丁與焦油危害健康甚鉅,尤其是肺部,更是首當其衝;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肩頸痛的現象嗎?其實這已是許多上班族常見的症狀,且同時可能會合併出現頸部痠痛、上背部等肌肉痠痛的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周雅惠指出,想要疏緩肩頸痛症狀,可透過物理治療的方式,也可利用放鬆後頸部和上背部肌肉、手部運動和調整姿勢等來改善症狀。周雅惠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冷,許多人常常感到手腳冰冷,且不管喝多少熱水、穿多少衣服仍無法暖和身體,其實這恐是氣血不順惹的禍;開業中醫診所醫師吳嘉興指出,以傳統中醫而言,主要是因氣虛、血虛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等所造成,才會常常感到全身發涼。其實除了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加上配合運動外,也可透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