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漏對策! 靠「凱格爾運動」訓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尿失禁雖不致威脅生命但卻令人困窘,容易造成病患身心上的負面影響。然而,台灣地狹人稠,都市地區尤其常交通擁塞,為了避免出門塞車或擁擠時尿急卻不方便如廁時的困境,醫師建議大家,除了出門前先排尿外,也可以「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底肌肉群對尿道的閉鎖功能。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同時也時該院尿失禁暨排尿障礙中心主任的孫茂榮醫師表示,當尿液會不自主流出,就可稱為「尿失禁」;嚴格來說,尿失禁只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上,也並非正常老化的過程,只是年長者比較容易有這類困擾。

孫茂榮醫師指出,約有10-30%老年病人會有「壓力性尿失禁」(當肚子突然用力,如咳嗽、打噴嚏、跑跳或提重物的時候,會不知不覺的漏尿)和「急迫性尿失禁」(常有突發性的急尿感,必需立即去上廁所、有時還沒跑到廁所前,尿液就忍不住先洩漏出來)的其中一種或同時患有兩種。據估計,60歲以上男性約2成為此困擾,而60歲以上女性比率更高達3成8有尿失禁症狀。

孫茂榮醫師因此建議大家,下次尿急時,別急著跑廁所,先停下來,可能的話先坐下來,全身放鬆,並快速收放骨盆肌數下,這樣尿急感將逐漸消失,逼尿肌的收縮也會被抑制,接著只要再以一般步伐走到廁所如廁,就可訓練骨盆肌。

孫茂榮醫師進一步說明,收放骨盆肌也就是所謂的「骨盆底肌肉運動訓練」(又稱為「凱格爾運動」) ,是尿失禁最重要的第一線保守治療,是1948年美國婦產科醫師Dr.Kegel為預防產後婦女尿失禁所設計的運動訓練。主要是藉由正確且規率的運動來增強骨盆底肌肉群對尿道的閉鎖功能,進而達到緩解頻尿、急尿感,並預防、改善及治療尿失禁的目的。

孫茂榮醫師也強調,尿失禁雖然是令人困擾的問題,但只要透過專業診療及衛教、有計劃的排尿訓練與骨盆底肌肉運動、磁波治療及手術、持續復健與心理建設,就可改善絕大部分的頻尿急尿問題,還給患者輕鬆無礙的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8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子琳/台北報導】「乳牙蛀掉不用管,反正等恆牙長出來就好」、「一定要等到恆牙長齊,才能進行牙齒矯正」、「矯正牙齒一定要拔牙,牙齒才有空間移動」、「牙齒矯正沒有個2、3年,不可能拆掉牙套」等觀念,乍聽之下好像頗有幾分道理,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牙醫師宋慧玲醫師表示,只要把握「黃金矯正年齡...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17歲的阿健僅有140公分,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身高矮小,雖然發現的時間晚了許多,但因骨齡僅12歲,生長板還未密合,經過4年積極的治療,現年21歲的阿健最終長到178公分,阿健的母親表示,還好有在成長的尾聲帶兒子就診,才沒有耽誤他的一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小朋友精力旺盛,遇到人多場合更是放飛自我,一發不可收拾,很難將情緒平復下來,讓家長擔憂:究竟只是因為小孩年紀還小、活力充沛,還是真的可能有過動傾向?職能治療師吳孟柔表示,其實這種「人來瘋」的狀態,不見得就是「過動症」,可以從幾個參考指標初步判斷,再尋求專業醫療的評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名新冠本土病例,為20多歲居住桃園市在機場工作女性,快速病毒基因檢測確認,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感染來源不明,目前已匡列45人全數居家隔離,疫調持續進行追蹤來源。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本土個案在9月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