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緊急避孕葯,腹痛難忍竟是大出血。最近市一醫院婦科護士長孫純遇到一件讓人揪心的事,接連收治3名宮外孕病人,有2人吃過緊急避孕葯。孫純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婦科工作。昨天她粗略算了下,7月底至今共收治了20多名宮外孕病人,其中不少人吃過緊急避孕葯。
27歲的小肖眼下還在院內術後觀察。她因腹痛1天,暈厥後被送進醫院。檢查發現,是宮外孕,孕囊在輸卵管上著床,破裂後導致劇烈疼痛和大出血,必須手術取出孕囊,修補輸卵管。
小肖告訴醫生,她自從吃過一次緊急避孕葯避孕後,覺得效果不錯,連服3個月,期間曾出血,卻沒在意,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
緊急避孕葯也叫事後避孕葯,是在無防護性生活或避孕失敗後 ,為防止妊娠而採用的補救措施。一般在事後72小時內服葯一片,12小時後再服用一片;或者一次服用兩片。說明書上註明有2%的失敗率。
但在臨床中,不少女性不看說明書吃葯,或者馬虎大意服用不當,還有人把緊急避孕葯當常規避孕葯吃。服用次數越多,越容易中招,此外還有月經紊亂等風險。
孫純說,緊急避孕葯是通過抑制排卵、使宮頸粘液變稠,阻止精子通過、抑制子宮內膜發育等作用共同達到避孕效果。
但是,如果受精卵已經在服葯前形成,而葯物可能影響輸卵管蠕動,受精卵不能正常進入子宮,停留在輸卵管內,加大異位妊娠的風險。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已就此發佈通知,要求這類葯在說明書中完善不良反應等內容。新版說明書中提到,若服葯後如有子宮異常出血,且不能自行消失,應警惕可能發生了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
專家提醒,除了按要求服葯,女性還要註意,服葯後若與抗生類、抗菌類、抗病毒類、抗癲癇類、抗結核類等葯物一起服用,會降低避孕的效果。
服葯期間若患有感冒、發燒、腸胃炎也可能導致避孕失敗;大量吸煙、喝酒、喝咖啡等會加快葯物代謝,影響葯效。
服緊急避孕葯危害大嗎?
事後緊急避孕葯並不是像有些女性朋友們想像的那樣都是好的,服用緊急避孕葯的危害很大,多數婦女服用事後緊急避孕葯後月經能按時來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大規模臨床科研結果顯示,此孕激素復合製劑(Yuape法)與單純孕激素左炔諾孕酮(LNG)緊急避孕對月經的影響基本相同:月經在預期時間前後3天內來潮占61%;月經延遲4-7天的占15%;月經延遲8天以上的占13%;月經提前3天以上的占11%。
抗孕激素葯物米非司酮事後緊急避孕葯,使月經延遲的發生率高於上述兩種葯物。服用事後緊急避孕葯後月經延遲比月經提前更為多見,主要是緊急避孕葯物影響排卵的緣故。另外,還有一些婦女可發生陰道不規則出血,必要時可以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可以肯定的是,事後緊急避孕葯會導致女性月經紊亂,這實際上已經間接地影響了以後的正常懷孕。因此,加強孕期保健和優生優育篩查對每一個孕婦都是非常必要的。女性應儘量避免採用事後緊急避孕葯來作為日常避孕方法,可以採取如測體溫、男方使用避孕套等方式。事後緊急避孕葯如長期大量服用,不僅有效率會逐漸降低,而且可以引起過度流產、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等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婚後不孕。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