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圖片來源

身體要是出現了以下這九個症狀!

請立即去看心血管科!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常發現很多患者容易「走錯門」,本來是血管科的疾病卻跑去了骨科、皮膚科、神經科等,浪費了時間還容易延誤病情。血管外科負責全身除心臟以外循環系統各處血管發生的疾病。如果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建議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排查。

1.肢體涼、麻、痛

包括肢體畏寒怕冷、麻木不適,以及肢體活動後疼痛。醫學上肢體活動後疼痛稱之為「間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的肢體肌肉部位酸脹疼痛,站立休息一會可緩解,再行走一段距離後又重複出現疼痛症狀。此外,不活動即出現明顯疼痛,甚至影響夜間休息,則可能提示疾病發展嚴重,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治療不及時甚至會發展至截肢。所以,發現上述症狀需及時到血管外科就醫。   

2.肢體腫脹

尤其表現為早晨起床後減輕、下午加重的肢體水腫,或各種突發的肢體腫脹,要小心靜脈血栓,應及時就診。   

3.肢體或足趾破潰

如果既往合併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為意外受傷出現肢體或足趾破潰,且經過1~2周也無法癒合,也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現,要及時到血管外科就醫,否則破潰會繼續擴大,威脅肢體甚至生命。   

4.脈搏減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腳面觸及明顯動脈搏動,如果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動脈狹窄或堵塞,需及時就醫。

5.搏動性腫物

頸部、肢體或腹部摸到搏動性腫物,搏動頻率與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動脈瘤,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破裂危及生命。 

6.發現「動脈斑塊」

體檢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血管「斑塊」,小小的斑塊脫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輕視。   

7.「小中風」與「中風」

突發眼睛視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動障礙、失語、口角歪斜等症狀,可自行恢復,稱為「小中風」,往往是「中風」(腦梗塞)的前兆和危險信號,無論「小中風」或「中風」,都要看血管外科排除頸動脈、椎動脈或腦血管病變。   

8.靜脈曲張

肢體青筋暴露,甚至出現瘙癢、發黑、破潰、靜脈炎症等。   

9.靜脈血栓

超聲檢查發現肢體靜脈血栓時要及時就診,以免血栓脫落順血流至肺動脈,出現致命的肺栓塞。靜脈血栓如治療不及時,也會留下難以治癒的後遺症

文章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當液壓機壓爛保齡球瓶時我還不怎麼意外...不過當主角換成「保齡球」之後,壓下去的瞬間整間工廠都差點毀掉!這根本是顆未爆彈!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航海王「D的一族」關係曝光!沒想到「魯夫的身世」才是這一切謎團的答案!注定了他們都要走上悲劇一途...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紅遍全球的「牽手夫妻系列照幕後花絮」曝光!結果鏡頭竟然捕捉到當地人對著女主角做出這樣「恐怖」的舉動!這太讓人崩潰了!

 

相關推薦

說起枸杞,人們一般都是會想到它的好處,知道這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物,的確,枸杞的作用有很多,它還可起到很好的補腎效果,可是枸杞也有它的缺陷存在,如果吃法不正確,或者是觸碰到一些禁忌的話,就會產生副作用了,那麼,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對於枸杞,人們的認識可能只是停留於它可以補腎壯陽上,對於其他...

閱讀詳情 »

照顧一頭秀髮需要補充哪些關鍵營養成分?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想要維持頭髮健康,首重均衡飲食,並可從天然食材中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B、C與礦物質,都有助維持頭髮健康。  1. 蛋白質蛋白質是頭髮組成的成分之一,若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將可能會導致落髮問題。常見食材包括:牛奶、蛋、豆腐、牛肉、魚類等。 2...

閱讀詳情 »

  翻拍微信下同 當今最牛的一副對聯?? 上聯: 愛妻,愛子,愛家庭, 不愛身體等於零。 下聯: 有錢,有權,有成功, 沒有健康一場空。 橫批: 健康無價! 很多人走的時候都說:我還不想走,我愛我的親人,我愛我的事業,請你再多給我一點時間!   但是已經晚了,來生要想陪親人時間長...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健客網以及搜狐博客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3月15日報導。營養豐富的西蘭花一向被人們讚譽為“治病防癌高手”。近日,美國伊利諾伊斯理工大學的Elizabeth Jeffery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西蘭花的防癌功效進行了實驗,並將實驗結果發表在了2016年3月3日的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