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黑眼圈絕對是 女性最困擾的皮膚問題之一,除瞭因為熬夜睡眠不足而引起黑眼圈之外,過敏鼻炎、過度疲勞等原因都會導致黑眼圈的發生。面對這樣惱人的問題,就要找出有效解決方法來改善,除瞭運用護膚品外,利用天然植物也可以消除黑眼圈,幫助改善眼周暗沉的狀況。

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天然8妙招 卸掉熊貓眼 

 

 1.小黃瓜汁:  小黃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也能幫助收斂皮膚毛孔、提亮暗沉膚色,使用化妝棉沾取小黃瓜汁,敷在眼周10~15分鐘,消除眼睛疲勞同時亮白。  

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2.番茄糊:  將番茄以及少許檸檬汁、面粉、薑黃粉共同做成稍微稠稠的番茄糊,接著閉上眼睛,將它塗在眼睛周圍靜置10~15分鐘,由於番茄含鐵質和維生素C豐富,對缺鐵性黑眼圈的療效最好。

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3.杏仁油:  睡前將杏仁油加上牛奶或蜂蜜,塗敷在黑眼圈部位,隔天早上起床再用冷水清洗幹凈。或是單純使用杏仁油按摩眼周,不僅可以滋潤幹燥、脫水的脆弱眼周部位,還能協助改善黑眼圈

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4.冷敷茶包:  將用過的茶包曬幹後,放入冰箱冷藏數小時,再拿來敷在眼睛上15~20分鐘,要註意的是一定是用幹的茶包,並註意茶葉的茶葉堿如過高,敏感性皮膚的人可能會有不適癥狀。 

 

 5.柳橙汁:  柳橙具有維他命C可促進皮膚代謝、為美白加分,自然也能改善黑眼圈,將柳橙汁(最好是天然自制,而非市面販售)加幾滴甘油按摩眼周部位,每周3次就能見效。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6.薄荷葉:  薄荷可以幫助身心放松,先將新鮮的薄荷葉放入冰箱冷藏,再將薄荷葉搗碎後敷在眼睛周圍10~15分鐘,之後再以冷水沖凈,可以消除眼睛疲勞、減少細紋與淡化黑眼圈。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消除黑眼圈的按摩方法  想要去除黑眼圈,你還可以配合這樣按摩,可以有效加速眼周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疲勞。 

 

 1.由下眼部的眼眨肌(下眼袋)開始往眼尾方向以螺旋狀方式按摩輕壓。  

2.上眼部則由眉頭開始往眼尾方向,以同樣方式按摩。 

 3.按到眼尾時,再以指腹輕按內眼角3秒左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4.運用食指、無名指、中指指腹輕彈眼周100~200次,范圍還可延伸至上臉頰處。 

 5.繞圈由下往上按摩,可幫助血液循環,緊致,改善黑眼圈現象。  6.最後將雙手搓熱,似蓋棉被般的蓋住雙眼。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7.蘋果  首先將蘋果切片。閉上雙眼,將切好的蘋果片請放在黑眼圈處,等待15min。用沾水的化妝品輕輕擦拭眼睛,睜開眼後,你會發現黑眼圈的狀況要比之前好很多哦。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8.茶包敷眼法  小小茶包,對付黑眼圈卻是非常有效果的,茶包敷眼時一定要註意一點,冰茶包主要對眼部消腫起作用,如果想去除黑眼圈,就要用溫的茶包來敷眼。  做法是在臨睡前,將茶包敷在黑眼圈處,靜止5min左右即可,之後配上眼霜加以按摩,提醒大傢,記得要用綠茶包,不要用紅茶包。女孩必知!再也不要熊貓眼!對抗黑眼圈其實很簡單,只需要......  日常小注意: 

 1.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長時間的看書、寫字後要適當休息,做眼 保健操或按壓眼周穴位; 

 2.睡前不要大量飲水,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切忌煙酒過量; 

 3.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外出最好戴太陽鏡,勿養成瞇、眨、擠眼睛的習慣。  

3.注意休息:當過度疲勞且休息不足時,由於自主神經失調,血管血流循環不暢,引起眼輪匝肌及眼瞼皮膚的靜脈血流鬱塞。因為靜脈血的顏色較暗,所以呈現在眼皮的就是暗灰色的眼圈。 

 

相關推薦

一歲以前的寶寶以奶為主食,若因故需要更換配方奶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許多配方奶會依照寶寶年齡而分不同階段,其實若寶寶對配方奶的適應良好,可無需依階段換奶;且更重要的是在嬰兒4至6個月大後,應逐步增加副食品的量,以減少對奶的依賴。若真有換奶需求時,建議可一天新增一瓶新的配方奶,...

閱讀詳情 »

▲台灣每6人就有1位老人曾跌倒,防跌得學妙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在台灣,每6個老人當中,就有1個人在1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可別以為跌倒只是小事,因為國人107年死因統計數字就顯示,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每十萬人25.7...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破除迷思,翻轉失智!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攜手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8)明二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失智友善心連心,憶起邁向心希望」活動,透過與輕度失智者互動,宣導民眾打破對失智症的迷思,翻轉對失智者的刻板印象。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失智不是老人專...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有時候甚至連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單純的頭暈?還是頭痛?醫師提醒,頭痛其實代表身體安裝的兩大健康警鈴響起,而警鈴為什麼會響,不外乎是真的健康「紅色警報」或是警報器故障或過於敏感。 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主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