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神奇了,一條熱毛巾竟能治十種病!

太神奇了,一條熱毛巾竟能治十種病!

 

中醫說:「溫則通,通則不痛」,而毛巾熱敷就可以達到溫通的效果。一般用乾淨毛巾,在40-45攝氏度中的熱水中浸泡,擰乾後敷於患病部位,每隔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可用於



1、緩解眼疲勞

用毛巾熱敷可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減輕眼睛疲勞,能部分緩解乾眼症的症狀,還有明目健腦的功效。


2、預防耳聾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輕輕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環,預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聾。


3、改善頭暈

將熱毛巾放在後腦勺,每次數分鐘,這樣可刺激後腦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頭暈症狀,還可提高反應力和思維能力。


4、治落枕

輕微落枕可用熱毛巾敷患處,並配以頸部活動。頭部慢慢向前彎,輕輕向前後左右側轉動。


5、防治頸椎病

早期頸椎病症狀,如脖子發硬、酸痛或受涼後出現輕微疼痛,可用毛巾熱敷改善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預防頸椎病。


6、緩解慢性腰椎疼痛

腰椎疼痛用毛巾熱敷,可緩解局部症狀,如病情嚴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7、跌打損傷

運動損傷應激期不能進行熱敷,可在損傷發生2—3天,如不出血也無腫脹,此時可用熱毛巾熱敷緩解症狀。


8、去打針造成的硬結

輕輕敷在打針後起硬結的部位,每次30分鐘,邊熱敷邊揉,以促進硬結部血液循環,加速藥液的吸收。


9、緩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輕微的鈍痛、酸脹痛,可平躺用毛巾熱敷疼痛部位,可緩解症狀。


10、治療痛經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經或因受涼導致的腹痛,可用毛巾熱敷,能起到化淤、理氣止痛的功效。


不過,當損傷的部位起水皰或有破損,就不適宜毛巾熱敷。扭傷急性期仍有出血、腫脹時更不宜熱敷,應等到止血、消腫48小時後再進行熱敷。急性腹痛未確診時和紅眼病也不宜用毛巾熱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早開打第三劑,只要是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且滿5個月的1到3類對象,都可接種莫德納疫苗作為追加劑,台大醫院院方今(6)日就安排醫護人員開始施打第三劑,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在一早9點前就順利施打完畢,他也呼籲處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快點打好打滿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已經趨緩的本土疫情,在國際間新變種病毒Omicron竄起之後,再添新威脅,也讓中央到地方紛紛加緊「催打」疫苗的速度,台北市衛生局今(6)日公布最新統計,設籍台北市12歲以上民眾、尚有37萬人連第一劑疫苗都還沒有打,呼籲民眾盡速接種疫苗,完備保護力。而台北市也祭出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性騷擾近年激增亦備受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性騷擾申訴案件總計1219件,排名前3大性騷擾行為依序為:「趁機親吻、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41.26%)、「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或騷擾文字」(16.65%)及「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態度」(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的社交活動有一大部分已經從實體轉向網路,但隨著上網時間更長,「網路霸凌」的現象也加鉅了,在台灣,尤其流行各種大大小小「靠北XX」網路社群,但國內最新調查就發現遭受網路霸凌者,有超過6成被某些人莫名攻擊或指責,董氏基金會便推出「預防網路霸凌」影音教材前進校園,要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