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越南新增1起台灣輸出病例 陳時中透露「三種可能」

快新聞/越南新增1起台灣輸出病例 陳時中透露「三種可能」

越南13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人來自台灣,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提出三種可能,他說,「偽陽性」是一個可能,或者是個案到了當地因集中檢疫遭到感染,此外也不排除是「我國無症狀感染」的可能。陳時中強調,只要輸出病例一出現,指揮中心都會進行圍堵隔離,讓「任何火花不會變成大火」。

越南當地多家媒體根據當地疾病國家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通報,報導當地昨天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人是39歲台灣籍女性,該名女性1月28日入境越南後,2月11日接受第二次篩檢呈現陽性。

消息傳回台灣後,陳時中今天親上火線說明表示,只要國內有「輸出個案」,指揮中心都會針對案例來綜合整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

陳時中指出,過去經驗中,「偽陽性」也是一個可能,或者是到了當地因集中檢疫遭到感染,特別是台灣過去幾個案例就是如此,當然也不排除是「我國無症狀感染」的可能。

「我們的態度都是正面看待!」陳時中說,台灣「輸出個案」確診,指揮中心都會當做台灣本土案例來進行疫調,只要個案一出現,就會進行圍堵隔離,讓任何火花不會變成大火。

發言人莊人祥也補充,今天一早向越南IHR了解,因當地也在放農曆新年,所以目前尚未回應。他指出,針對該個案,目前也透過移民署系統鎖定到一名女性,並且持續了解中。

莊人祥提到,根據過去三例前往越南被當地驗出陽性個案,後來2個案研判是在當地集中檢疫被感染所致,另一案查了在台灣接觸者也都是陰性。他強調,目前為止,國外驗出台灣任何病例,他們都會針對國內疫調去做採檢,目前也都還沒一例驗出陽性。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當身體發現癌細胞時,常見會以手術切除病灶以防後患;然而,若是全身都有的淋巴出現癌化徵兆時,仍可治癒嗎?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醫師/台大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表示,治療惡性淋巴癌多以化學治療為主,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國人最常見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 (Diffuse lar...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從去年夏天開始,藥品公司已經召回數百種血壓和心臟藥物藥物,經過測試顯示藥物中含有少量潛在的致癌雜質。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週五對多種通用血管緊張素或ARB藥物的召回方案進行了評論,稱這些雜質可能是在藥物製造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或材料再利用的結果,比如溶劑。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陽光能消炎、抗菌、治皮膚病、防骨鬆,擊退憂鬱症,好處多到數不完,但真有這麼好?不過是上一個世紀末的論點,不少醫學報告卻是不斷宣導過度曝曬陽光的壞處,例如:會傷害皮膚,出現曬黑、長斑、老化現象,這是愛美女人的天敵,希望民眾做好防曬,與陽光保持距離,甚至提出警告,陽光是提高皮膚...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肺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即使不菸、不酒,體能好也不等於不會罹患癌症。然而,肺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南基醫院協同院長 蔡松彥醫師也是在例行檢查中才發現罹患早期肺癌,在化療五個月後又疑似復發,主流醫學無法進一步幫忙,於是花了近千萬學費,嘗試許多新的療法。 TVBS《健康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