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現在女性乳房疾病增多,跟女性盲目進補有很大的關係。
 

有著30年工作經驗的她,在給疑似乳房腫瘤病人做B超檢查時,總會很認真地詢問她們的飲食,結果整理病例後發現,五大類進補保健品蜂王漿、阿膠、鐵皮楓斗、西洋參、蛋白粉,並非適合所有女性食用。進補不當可能會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嚴重後果。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大多女性在進補前對自己的體質狀況不清楚,只是聽別人說哪種保健品有效,就買來使用。
 

有一位40歲的女性,半年前體檢時僅有輕度乳腺增生症。因為工作比較忙,家裡又有孩子要準備大考,總感覺生活工作的壓力使自己渾身都酸痛,她聽別人說吃點蜂王漿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補充雌性激素,讓自己看起來年輕,她就買了蜂王漿,早晚各一次,連續吃了3個月。有一天洗澡時,她發現自己右側乳房有個硬塊,她開始警覺起來。隨後,她到了寧波市中醫院,找到孫一紅醫生做乳房超聲檢查。結果遺憾地發現,她已得了乳房惡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還有,現在常聽人說吃原生態自磨豆漿是女性養生的方法之一。豆漿裡面有植物雌激素,對雌性激素水平低的女性來說,適量喝豆漿是好的。但本身雌性激素就 ​​偏高的女性,如果連續服用豆漿,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許是讓人心碎的。上個月,她接診了一位女病人,45歲,非常講究養生,她買來豆漿機自磨豆漿,每天早上服用自製豆漿,堅持了近三年,後來體檢中竟檢出了乳房癌,她雌性激素水平是常人的幾倍。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進補前最好對身體情況作評估

根據中醫理論,進補有四種方式,即補陰、補陽、補血、補氣。在進補之前,最好找正規醫院的醫生進行體質辨識,對症進補。比如怕冷、貧血、經量少、舌質淡、脈細虛這類人,適當進補阿膠是有益的,但對脈弦、脈數、舌紅、乳房有脹痛、乳房裡有纖維瘤的人來說,如果再進補阿膠,效果就會適得其反。所以,阿膠也並非適合所有女性食用。


特檢科的醫生們鄭重提醒市民,保健品和所謂的補品不是人人都可以隨意服用的。在服用之前,最好對自己的身體情況作科學的評估,平時醫生強調對症下藥,其實吃補品也一樣要講究對症。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哪些人不適合喝豆漿

1、胃腸不好的人。對於很多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我們建議不要喝豆漿,因為胃腸不好的人喝豆漿之後,很容易導致腹瀉等肚子不舒服的狀況出現,有時候還會引起脹氣。

2、痛風的人盡量少喝豆漿。豆漿是豆子磨出來的,大豆中含量豐富的一種物質——嘌呤,是不適合痛風的人飲用的。

3、缺鋅的人不能喝。豆漿中含有一些外源凝集素,可能會導致微量元素缺乏。

4、做完手術的人不要喝。剛剛做完手術,身體比較虛弱,胃腸功能也不好,所以豆漿還是不喝為好。如果喝了,很容易導致噁心或者身體不適。
 

喝豆漿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空腹不要喝豆漿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空腹時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大多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時就被消耗掉了。飲用豆漿時若能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2豆漿不要和雞蛋一起吃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雞蛋清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的物質,能與蛋黃和腸道裡的生物素緊密結合,形成不易為人體吸收的結合物。長期飲用豆漿衝雞蛋,將會造成蛋白質與維生素H(生物素)缺乏症。

3增加甜味最好用白糖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煮豆漿時,加白糖提味較適合。紅糖在製作過程中,雖然保留較多的營養素,但它和豆漿一起煮時,會產生一種不利於消化的沉澱物質,反而使豆漿的營養效果打折。

4搭配穀物,營養更加分
 

她喝了3年的自磨豆漿,沒想到竟然得了癌症!原來問題竟是出在...!

豆類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和高礦物質,是膳食中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將豆類和穀物搭配一起製作豆漿,可以大大提升營養價值。

另外,豆漿屬於高蛋白產品,蛋白質代謝會造成腎臟負擔,有胃炎、胃潰瘍、腎結石、腎功能衰竭以及痛風的患者,並不適宜飲用豆漿。市售的甜豆漿為了中和澀味,會加入大量的糖,所以甜豆漿的糖含量比喝起來還高。糖尿病、高血壓、腦心血管疾病及痛風患者應節制食用含糖的豆漿。

最後提醒大家,隨意進補,反而適得其反;覺得身體需要進補時,應該先去請醫生把脈,按需進補。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咖啡免費添加燕麥奶!最近燕麥奶當紅,成為時下流行的健康飲品,不過,真有這麼神奇嗎?營養師提醒,燕麥奶屬於「全穀雜糧類」,主要成分為澱粉(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但含鈣量少,且蛋白質不多,如想補鈣、蛋白質,還是應該選擇牛奶。 國人常喝的3大健康飲品 燕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硬皮病為自體免疫疾病,依症狀侵犯範圍可分為局限性及全身性,局限性硬皮病指皮膚病變局限於肢體末端,全身性硬皮病病變範圍則遍及全身,未及時就醫控制恐引發多種器官併發症,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部病變。早期症狀不明顯 多數患者器官病變才就醫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表示,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皮膚科醫學會攜手台灣乾癬協會,針對常見慢性病「乾癬」,推出4種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包含生物製劑說明衛教單張、治療衛教工具書與兩支衛教影片,幫助乾癬主動瞭解治療目標、方式,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達到病灶「清零」。疫情影響患者回診追蹤,臨床看到不少中重度患者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嗎?其實不然。由於3C產品氾濫、使用度高,造成不少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提高白內障發生率,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2018年有115萬多人因白內障就醫,其中50歲以下年輕患者越來越多,知名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表示,門診中曾出現20多歲就罹患早發性白內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