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用這個方法,才10秒鐘就解決手汗、腳汗困擾!你也趕快試試看!!

 
她用這個方法,才10秒鐘就解決手汗 腳汗困擾!你也趕快試試看!!
(圖片翻攝自alyisheng


炎熱的夏天是個難過的季節——許多人受困於手汗;腳汗,以下三個穴道可有效抑制排汗,大家可以試試看

 

  合谷穴

她用這個方法,才10秒鐘就解決手汗 腳汗困擾!你也趕快試試看!!

  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復溜穴

她用這個方法,才10秒鐘就解決手汗 腳汗困擾!你也趕快試試看!!

  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宜用大拇指腹輕輕揉按,以略有酸脹感為宜。「復溜」一詞中,「復」是反覆,「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復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谷和復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合谷穴要重點揉,復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谷2分鐘,以感覺明顯痠痛為度,再輕揉復溜2分鐘。

 

  足三里
她用這個方法,才10秒鐘就解決手汗 腳汗困擾!你也趕快試試看!!

  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里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按揉時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

夏季到了,有一雙汗腳,出汗就更嚴重了。如果伴隨著腳臭味兒,實在令人難以忍受。不僅自己難堪,還會影響到其他人。《生活百科》介紹三個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明礬泡腳

中醫認為,明礬性寒味酸,具有很好的收斂作用,能夠抗菌止癢,減少汗液分泌、吸收腳臭。但這種方法老人和小孩要謹慎使用。

方法:在泡腳水中加入少量明礬(3-6克),待明礬溶解後,睡前泡腳10-15分鐘,堅持5-6天即可見效。

白醋泡腳

白醋具有殺菌作用,能殺死腳底的一些細菌,防止它們分解汗液中的有機物,從而抑制腳臭。

方法:將150毫升的白醋倒入約2500毫升的熱水中,睡前泡腳20-30分鐘,堅持一個禮拜左右可緩解汗腳。

白蘿卜水泡腳

蘿卜煮水能夠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同白醋有相似的功效。

方法:取新鮮白蘿卜,洗凈切片後加水用大火煮開,之後轉用文火慢煎,待水溫合適後,泡腳20-30分鐘,每天2次,堅持5天左右可以見效。

蔬果除臭法

此外,還有蔬果除臭法,取材方便,簡單易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除臭效果。

1、蕉皮

香蕉皮中含有抑制真菌和細菌的有效成分——蕉皮素,可醫治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症,並有潤肺腸、通血脈、增精髓之功效。將香蕉皮搗爛加薑汁能消炎止痛,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凍瘡。此外,香蕉皮晒乾磨粉,還是不錯的美容佳品。

2、木瓜

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用手反覆揉搓,搓後洗凈。每隔兩三天一次,3次後一般輕微腳氣患者可痊癒,此法尤其對趾間腳氣療效顯著。

3、冬瓜皮

冬 瓜皮有消暑、健脾、利濕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病、肺病、心臟病引起的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癥狀。用冬瓜皮煎湯洗腳既治腳氣,又治腳臭,一舉兩得。 



文章引用自 微博  新唐人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嚐過那根雞腿,將再度光彩我的人生。」總鋪師李世禎擁有一手好廚藝,料理過無數辦桌佳餚,罹患晚期口腔癌後,術後左臉頰凹陷,一開始只能吃流質食物,復健幾年後,他將雞腿撕成一條條肉絲,塞進嘴裡,宛如注入人生新動力,摘下口罩走進人群,因為人生無須活得那麼卑微。 7月27日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分別為20多歲女性(案459)、20多歲男性(案460)、50多歲女性(案461)及60多歲男性(案462)。案459去年至賴索托工作 返國入境出現症狀指揮中心表示,案459去年12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疑似出現新冠本土病例!今(27)日中午泰國衛生單位通知我方,1名泰國移工7月21日回國,25日採檢當日確診,但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出,由於泰國給予台灣資料有限,目前不清楚檢驗狀況、發病日期、在台活動史等資訊,目前僅知道該名移工在北部某公司工作,該處仍有9位泰籍移工,其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A女士是一位中年家庭主婦,平日生活作息正常,不菸不酒也無不良嗜好。一年前,發現上顎牙齦開始出現腫大,但因不會造成疼痛且範圍不大,因此,認為應不是什麼大問題,沒有就醫檢查;但隨著時間過去,牙齦腫大處不僅未消退,範圍還越來越大,形成一團類似肉瘤的東西合併出血情形,輕微碰觸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