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如何讓握桿和握手一樣簡單

每一個高爾夫球員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感覺:面對球的時候,總還覺得有很多事情無法確定,並且不斷問自己:“我的球桿拿對了嗎?我的目標瞄準了嗎?風力有多大呢?前一球我做錯了什麼呢?”當這類的干擾性問題和技術性的揮桿理念混淆在一起時,你恐怕遇到了所謂的“揮桿麻痺症”。

“揮桿麻痺症”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當你思想混亂時身體也會隨之緊張起來。這種緊張會明顯的反應到動作上,特別是手臂,肩膀和脖子等部位,甚至蔓延全身,影響整個揮桿的節奏。

緊張是打球的致命傷。因為太緊張,揮桿就不可能流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打球時注意力要集中,身體要放鬆。但是放鬆並不代表握桿就要鬆弛。就像與別人握手一樣,我們在穩穩握住對方的手時,手臂卻是放鬆的。

那麼如何把握桿變得和握手一樣簡單呢?

A 先不拿桿,假想前面有個球並對著它站好,手臂自然下垂於身前。

B 揮動手臂,擊掌。

重複以上動作,你會感覺到手臂的重量,手臂和肩膀的緊張感自然也就消失了。然後再拿起桿,配合上半身放鬆的感覺,你會發現腿部以下和腳都變得非常的輕,好像站在一層薄冰上。

Tips:

*揮桿時,如果雙手能感覺到桿頭的重量,說明你的姿勢是正確地。如果沒有感覺到,說明你太緊張了。
*揮桿時,要把下巴提起來以防感染到肩膀的緊張感。身體越放鬆,揮桿就越有節奏感,桿頭速度也就越快。
*剛開始練習時,揮桿要慢,找到感覺後再以正常速度揮桿。

相關推薦

過去民眾用自行車攻頂,往往給人相當耗費體力的印象,但現在有了科技加持,電動自行車輔助,大大降降低了騎車登山的門檻。不必站起來賣力抽車,也不用擔心上坡路段還有多長。巨大集團親自試用自家產品,邀請集團內的同事,一起參加"北進武嶺"三日挑戰。巨大集團複製過去自行車的成功經驗,移植到電動自行車上,目前疫情期...

閱讀詳情 »

國訓中心羽球館,一場三對三趣味羽球賽,驚見單打球后戴資穎。小戴的隊友和對手們來頭也不小,是台灣擊劍隊的國手,雙方說好輸的要接受''羽球丟臉''懲罰,結果當然是球后笑到最後。擊劍隊來找小戴學習羽球基本動作,球后在社群網站寫道,國訓中心有各種高手,動作只講過一次雖然很難記...

閱讀詳情 »

跟著射箭隊總教練林政賢的腳步,一起開箱選手們的新居。乾濕分離的浴室,超大的收納空間,2個衣櫃外,還有一整排的置物空間,甚至連鞋櫃都有,還有看起來就很舒服的床。斥資14億興建的國訓中心新宿舍,最近陸續完工,選手們開始陸續搬遷。和舊的國訓中心比一比,不只設備新穎,空間也大很多,以往連布簾都只能簡單用布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