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最近,一條關於「腰窩」的微博流傳甚廣:

你有腰窩麼?屁屁上方的兩個凹下去的窩在醫學上被稱作「麥凱斯菱」,俗稱「腰窩」,是理想的人體模特標誌之一。只有體形勻稱的年輕女性才可能有,這只佔所有女性的3%。它就是女性身體的美麗之眼,很多男人覺得女人的腰窩超級性感……

即使是有解剖學基礎的人,看到這條微博前也不一定熟悉「腰窩」這個體表標誌,遑論普通人。腰窩到底是什麼,它是性感的「美麗之眼」嗎?

腰窩是什麼?

解剖學課本以及學術資料中,並沒有「腰窩」這個詞,可見「腰窩」並非學名,也沒有太大的醫學意義。甚至,「腰窩」在中文世界也不是一個有歷史的俗名。這一對圓窩,在英文中有數個俗名:Back Dimple(背窩)、Butt Dimple(臀窩),或者Dimples of Venus(維納斯的酒窩,又譯維納斯窩)。以愛與美女神之名稱呼它,可見西方人民一向認為它美麗、性感。一些繪畫、雕塑作品也會對其著筆表現,例如魯本斯的名畫《鏡中的維納斯》。中國並沒有類似的、把它與美聯繫在一起的文化背景。

 

這是17世紀中葉的名畫《鏡中的維納斯》(Rokeby Venus)。女神背後的凹陷清晰可見。

在這裡,我引用一段國外某網頁上文字。其者是這樣描述腰窩給自己的感受的:「在我看來,人體背部的腰窩對於大多數來說都很性感,尤其是在性活動時。我的手會在我的伴侶的腰窩上輕撫著,這種感覺讓我非常享受。任何擁有腰窩的人都應該要讓他們的伴侶知道自己有這麼性感的標誌,哪怕他們已經是你的ex。」

腰窩的成因,目前並無定論。一種說法是,腰窩的出現可能由遺傳所致。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髂(qià)後上棘與皮下組織之間有韌帶相互牽拉,外加區域內肌肉等軟組織覆蓋相對較薄,形成的肉眼可見的凹陷就是腰窩。相對而言,皮下脂肪較少的人的腰窩可能更容易被看到。也並不是只有女性才有腰窩,[email protected] 就秀出了自己的照片。

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圖中標出的部分就是髂後上棘

腰窩≠麥凱斯菱

在醫學上真正有明確定義的是「麥凱斯菱」;所謂的腰窩,恰好是麥凱斯菱所包含的一個部分。麥凱斯菱是德語Michaelis Raute(英語Rhombus of Michaelis或Michaelis' rhomboid)的誤譯,中文則表述為「米氏菱形窩」。

米氏菱形窩由德國產科醫生古斯塔夫‧阿道夫‧米夏埃利斯(Gustav Adolf Michaelis)發現,並以他的姓氏命名。顧名思義,米氏菱形窩是一片菱形區域。它存在於人體下背部,有時能用肉眼見到。它的包括了第五腰椎和整個骶骨[5],兩側的頂點就是兩個腰窩所在的位置。拉伸背部,譬如身體向前傾、向上伸展或者跪姿的時候,肌肉和其他軟組織得到拉伸,女性背後的米氏菱形窩更容易顯露出來。

 

左:箭頭所指的兩個點就是腰窩,整個凹陷的菱形區域才是米氏菱形窩(麥凱斯菱)。

右:黑線標出的是米氏菱形窩的位置。根據不同資料記載,米氏菱形窩上頂點可能是第三、第四或第五腰椎棘突。原圖來自shutterlock.

這個凹陷在男女性背後均有可能出現,但「米氏菱形窩」這個名詞更多地和女性聯繫在一起,主要用於在婦產科學中用於判斷女性骨盆的大小和位置,對女性產道的大小提供間接的指示。在生產階段,胎兒的頭部作用於母親背部的米氏菱形窩區域,會造成的產婦集中於背部、尤其是骶骨和尾骨附近的疼痛感;此時米氏菱形窩也會隨著骨盆的外擴而出現擴張。有資料提及,此時產婦一般可舉起雙手、背部呈弓形,以幫助生產。[2]

腰窩與「麥凱斯菱」(米氏菱形窩)不同。前者在英語中是有文化背景的俗名,後者則是正經的醫學名詞。至於是否覺得腰窩性感,就見仁見智了。如果體型勻稱,背上又有「維納斯的酒窩」,確實是美事一樁。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絕對會喜歡!!

驚!!「周星馳」其實偷偷出演了「美人魚」!!他竟然是扮…

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陳漢典」的家世竟然那麼好!!什麼富二代都滾邊站!看完你絕對驚呆!!

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永遠別跟「這些人」發生關係!不管多愛千萬要忍住!!!

如果你是少數在腰後有「維納斯酒窩」的女性,這就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幸」福美滿好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嚴重靜脈曲張有可能會有嚴重的併發症,如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是致命的肺栓塞,幸而目前已有新式微創血管內手術可做治療,且經長庚醫院蒐集上千名病患進行研究追蹤,證實可有效減少發生嚴重併發症近一半的機率,安全性也相當高。這項研究成果並榮登2021年3月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循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胃部出現不適可別大意,小心恐是腫瘤惹禍!一名33歲男子日前因胃部不適而四處求醫,最後確診為胃與胰臟間長了巨大腫瘤所致,且腫瘤達20多公分,但因擔心腫瘤已經侵犯臟器,因此多數醫師都建議先以化療縮小腫瘤,直到赴臺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門診討論,確定手術切除,歷經三個多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中醫診間常見很多病人主訴手肘痛到無法提東西和扭毛巾,不然就是常頭痛及肩膀舉不起來和手腳痲,可見很多人著實長期被疼痛所苦。肌肉長期緊繃引起痠痛 中醫稱為「勞損」安南醫院中醫部唐偉誠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又低頭滑手機、工作時都需要用電腦打字。此外,也有不少朋友工作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亞東醫院今(17)日發佈新聞稿,5月10日急診收治1名新北市住民,12日發燒,13日詢問家屬得知,個案曾經前往萬華茶藝館,立即PCR採檢14日確診轉負壓隔離病房,接觸病患與照顧者採檢中,目前累積已有7名陽性個案。 亞東醫院表示,所有醫護工作人員初步篩檢皆為陰性,將於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