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可能出現扁平足現象 家長應先觀察勿緊張

孩童可能出現扁平足現象 家長應先觀察勿緊張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發生扁平足的原因很多,像是韌帶鬆弛、家族遺傳等先天性因素,或身體過重、小孩太早穿鞋、缺少運動等後天造成;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主要是因舟狀骨向下移位,使內側足弓塌陷,站立時,後足部就會呈現外翻的現象。
部分扁平足站立時,內側足弓塌陷,但懸空不負重時,足弓又出現,屬於柔軟性扁平足,但有部分屬於先天結構異常等,不管站立或懸空都呈現扁平,屬於堅硬性扁平足;陳彥名指出,通常2至8歲幼童,肌肉力量逐漸成長,足窩就會開始形成足弓,出現扁平足的小朋友,走路時就容易跌倒,且容易有腳痛的現象。
醫師陳彥名進一步說明,治療上,若為2歲以前可多觀察,通常生理性扁平足都能自行恢復,但若為2至8歲的足弓發育時期,則可透過矯正鞋協助發育,但8歲以上孩童足踝關節已無法矯正,就必須利用鞋墊支撐足弓,防止足踝外翻,臨床上,扁平足孩童需接受外科手術機率較低,通常會在骨骼生長成熟前就給予手術治療。
扁平足在青春期後容易有前足蹠痛、後脛肌肌腱炎等問題,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足部出現異常,可先觀察一段時間,像是可透過打籃球、跳繩時,幫助鍛鍊腳部肌肉;陳彥名提醒,若仍無改善跡象,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透過評估診段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影響孩童未來發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2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女性在38歲時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接受了手術與針劑化療,但在44歲時,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旋即求助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曾慧恩;由於多年的治療已讓她身心俱疲,因而特別期望在有生之年可否別再打針。曾醫師評估後,決定讓病患服用口服化療藥,本來黃疸指數高達6.7的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依中醫理論,在治療疾病時,都會辨證論治,而且會先辨別體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只是用藥,甚至在飲食上,也應該要注意體質而有所取捨,才能避免疾病上身。著有多本中醫養生書的香港中醫博士林家揚指出,想要健康,應根據個人體質來搭配適合的食物,才能吃出好氣色! 你的先天體質是哪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活得越來越健康!一名20多歲年輕人,多年前出車禍,造成胸椎第4節損傷,胸部以下完全沒有知覺,過去用手撐才能坐立,外出必須坐在輪椅上;去年開始使用機器人腳,經過20多小時的訓練,就能離開輪椅靠自己的力量,再度站立並行走;如今已經能夠如同正常人行走自如。...

閱讀詳情 »

女性排卵期是指在兩次月經中間,卵巢排卵日前後共10天左右的時間。排卵期白帶有血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擷取自wikihow) 排卵期白帶帶血的症狀 排卵期白帶帶血,通常血量不會很多,有些人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續半天或2~3天,最多不會超過7天,可伴有輕微的排卵痛和腰酸,一般持續幾個小時,個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