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

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只是先追蹤,追蹤兩年後,卻發現他提前在10歲時就進入青春期(屬於偏早進入青春期),經過醫師研判若不經治療,預估最終身高只會落在158公分左右,於是趁生長板癒合之前,使用生長激素合併性賀爾蒙抑制劑延緩青春期進程治療,最終長到170公分。

開業診所林美慧醫師表示,4歲孩童平均身高約為100公分,直到進入青春期之前,若父母發現這段期間孩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生長曲線偏離原有的軌道,就需盡快至醫院就診。青春期是最後的成長階段,女孩在10至10歲半左右,會出現胸部發育的第二性徵;男孩約在11至11歲半開始進入青春期,會有睪丸變大的現象。

林美慧醫師強調,孩童身高的70%根據遺傳、30%為後天影響,現代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與過去不盡相同,可能面臨青春期提早到來,卻因初期性徵不夠明顯而被家長輕忽,建議在國小二年級時,向有經驗的醫師求診,做第一次的評估。

若像上述案例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必須先經過嚴密檢查,確認孩童的生長板是否仍未癒合、有無性早熟情況。若有性早熟的可能,除了要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醫師也會根據狀況「量身訂做治療」,搭配延緩青春期的性賀爾蒙抑制劑,延後生長板閉合的時間,並補充適量的生長激素。

除此之外,在治療前,家長必須對於正常孩童生長模式有一定的認知,林美慧醫師表示,近年來的門診做法,只要是初診的孩童,便會要求家長一定要完整聽完1小時的衛教講座,了解正確的生長相關醫療知識,全盤了解療程計畫及預期身高目標,才不會因不了解而有道聽塗說的錯誤觀念,或治療半途而廢。而每位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生長激素療程通常要數年時間,對於部分家長來說也許會有經濟上的考量,建議治療期間遵照醫囑做定期追蹤與評估,才可達到最佳治療目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宿醉是指在過量飲酒之後發生的症狀,大部分的人會感覺頭痛、疲倦和煩躁,噁心和口渴也是常見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通常與飲酒量有關係。有些人會透過食物或飲料舒緩宿醉症狀,宿醉並沒有實際的治療方法,雖然有的食物可能有助緩解宿醉,但有的食物應該要避免。   有人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1名35歲外表看來陽光的邱先生,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常為了業績與客戶應酬、抽菸、喝酒,下班後生活也是多采多姿,喜歡音樂的他,還會與朋友組團玩音樂,周末也會與跟友人開趴狂歡,平時身體沒什麼病痛,只有偶爾肩頸痠痛、頭暈,原以為是工作太累不以為意,但最近無意中發現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表示,台灣目前已有超過28萬失智症患者,預估至2065年可能會有近90萬人罹患失智症,因此,失智症的預防、延緩與照護問題將會成為未來高齡化社會的新課題。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醫師甄瑞興,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104年起推動精實管理,以智慧化整合、分析暨視覺化管理北市癌症篩檢資料,並於107年建置北市癌症篩檢資料倉儲系統,首創以API方式介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系統,即時自動化整合數據並分析,改善重複通知並減省工作流程。醫院主動介入乳癌二等親關懷 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