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暴兒易以暴制暴 延續家庭暴力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為了保護媽媽遠離家暴傷害,發奮學習拳擊,17歲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榮獲世界拳王。同樣也是為了保護媽媽,中部一名大學生卻殺了自己的父親,兩人都是長期目睹媽媽受到家庭暴力的目睹兒,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國內各直轄市、縣(市)每年受理婚姻暴力通報件數將近6萬件,每案被害人育有1名子女推估,每年約有6萬名目睹家暴兒童少年。

出生在暴力家庭的青少年心靈創傷可能不亞於被害人,但多數人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輕忽了目睹暴力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國外研究發現,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長大後成為家庭暴力被害人或加害人的比例,約是一般人的5至10倍。

張秀鴛表示,許多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常常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選擇隱忍暴力。但研究顯示,如果長期目睹家人以暴力的方式處理衝突,很容易就讓家庭暴力的問題延續至下一代。

孩童如果經常目睹家暴,可能出現頭痛、胃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徵狀,在心理上也可能對家中暴力感到羞恥,或認為暴力是自己引起的,而感到自責或有罪惡感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學習與人際關係。

一旦這些孩子逐漸長大,有些孩子就會選擇與施暴者對抗,甚至採取以暴制暴。但以暴制暴的方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反而變成另一件人倫悲劇。

張秀鴛司長強調,孩子身旁的照顧者或每天與孩子相處的老師,應該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恐懼與害怕,給予接納、關懷和支持,並適時協助轉介相關專業輔導資源,才能有機會幫助孩子緩解暴力的傷害及影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陳女士在定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乳房異常病灶,經粗針切片檢查後,左邊乳房確診為惡性乳癌;因過去左邊乳房有異常腫瘤病史,今左邊乳房又被診斷新發生乳癌,與醫師討論過後,決定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成為國內第一位成功全程用達文西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的個案,這是乳癌手術技術的突破。陳女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和腦部血管病變有關,主要是因高血壓和腦中風造成;安南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李建欣指出,臨床上,患者雖有服用高血壓藥物,但血壓仍維持很高,長期下來造成腦部出現小洞性梗塞,引發小中風,一旦又影響腦部重要區域,就會出現記憶力差、反應變慢、頭暈等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民間說法,當身上有傷口的時候(包含擦傷、挫傷、撕裂傷、開刀縫合傷口等),不適宜喝醬油或咖啡等深色液體,也不可以吃芝麻、海苔等深色食物。否則飲食中含有的黑色素會堆積在傷口及其周圍,形成難看且明顯的深色疤痕。到底是不是真的? 食物本身顏色完全不會影響傷口 奇美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5歲男性,5年前健檢發現糖化血色素約6.8,比標準範圍6.4高出一點,確診罹患糖尿病,但因身體未感不適,不以為意,不但未定期追蹤血糖也未服藥控制,直到自己母親也因糖尿病導致尿毒累積併腎功能惡化,得洗腎治療,才驚覺自身健康,再次追蹤血糖,發現空腹血糖272,糖化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