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的都默默流淚…

1.藥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據一位寶媽說,不說別的藥物了,這個催生素…簡直是毒藥,掛的痛死了,生不疼,真的,縫針也不疼,就掛這個陣痛能要我命,

2、孕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嚴重抽筋,加之長期左側臥,落下後遺症,娃兒上小學了,左邊胯骨還隱隱作痛。但這些又有什麼可怕,娃兒健健康康就行!

3、生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見紅24小時,宮縮24小時,宮口還只開兩指。要不要加無痛?當媽的十有八九會直接拒絕——無痛意味著產程加長,意味著寶寶因宮縮不夠強烈導致宮內缺氧的概率增加。但凡對寶寶可能造成絲毫不良影響,當媽的都直接拒絕。寶媽說,我們不是不怕痛,而是在愛與寶寶面前,選擇了自己默默承受……

4、醒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從孩子降生,24小時工作成為我們的常態。寶寶伸個懶腰、吭唧一聲,我們立刻從睡夢中醒來,精神百倍地投入戰鬥……全母乳喂養的一百多個夜晚,3個小時喂奶一次,成為無比精確的生物鐘。曾經有個例子,當新媽媽因為不懂得擠奶而患乳腺炎發燒至40多度,她們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心唸唸:娃沒奶吃了可怎麼辦?

5、啜之痛

多少新媽媽乳頭髮痛甚至破裂,嚴重時無法直接哺乳。但她們一般都默默承受。她們會選擇用吸奶器,一邊忍著痛楚,一邊把寶寶的口糧擠出來。冰箱裡那一袋袋母乳,都是滿滿的愛……

6、跑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病在兒身,疼在娘心」,看著他/她不再靈動的表情,心如刀絞。哪怕半夜一點,也要去醫院查個血常規;明知道吃了藥,痊癒也需要一週左右;明知道打不到車,叫鄰居幫忙會被鄙視,依然敲響鄰居的門……哎,什麼尊嚴與面子,在孩子面前這還算得了什麼?

7、咬之痛

多少次,寶寶打著哆嗦咬我們,我們卻很高興地忍者……看著小人兒天真無邪的笑,我們只能選擇原諒:小傢伙長牙的疼,我們當媽的或許並不懂。

8、斷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斷乳如同母子分離。我們的日期,會一而再,再而三順延:10個月吧,1歲吧,磨磨蹭蹭,當小人兒真的不再貪戀母乳,當媽的一個個成了玻璃心……

9、舍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小人兒背起小書包,走進幼兒園大門,媽媽們都速度轉身離開,為什麼?因為淚水會立馬流滿整個臉。會不會被別人欺負?會不會吃不飽飯?會不會被老師歧視?會不會渴了不敢跟老師要水喝……

10、失之痛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小寶寶變成大寶寶,小孩變成了大姑娘大小子,當我們無意間成為孩子們的負累,心裡的失落,難以言表。但這種長大,不正是我們好多年前就期待的嗎?然而結果為何又是如此呢?

也許,從懷孕開始,直到自己終結,媽媽,都不再屬於自己,而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和這個小人兒緊密相連。當他們長大,媽媽們只能表面笑著內心哭著悄悄離開……

via 育兒圈

小編精選即時精采熱門文章!

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男子假裝給女友過生日矇住她的眼睛,等她再睜開時,終生後悔自己曾經出軌…

這男的真是太狠了…▼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曾有個女人,瓊瑤對她說紫薇或是小燕子隨她選!她卻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

絕不是李婷宜!這個女人來演紫薇一定好美…▼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這些恐怖電影竟然都是真人真事改編!沒想到最後一部是真實的…那真是太可怕了!!!!

最後一個竟然是真的…▼

寶媽們的十大痛,生過孩子看了90 的都默默流淚…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人的一天有3分之1時間花在睡眠上,但根據睡眠醫學會統計,全台失眠人口超過200萬人,且據醫學中心門診統計資料,不只老人有睡眠障礙,中年人及孩童、青少年因失眠求診的人數,都佔有很高比例。醫師建議,無論是不明原因或是疾病導致失眠,創造理想的「睡眠債」、隨時保持腹式呼吸,是幫助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簡小姐在四年前因雙腿膝蓋發炎疼痛無力,就醫後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之前,她可以拉二胡、做卡片,甚至擔任自然生態解說員。但隨著症狀惡化,行動不便,連刷牙、開門、扣釦子、動滑鼠等簡單動作,都做不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風濕病醫學會共同發佈一份針對全球一萬多名類風濕性關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灣大腸直腸癌罹癌人數每年遽增,目前治療方式採以「個人化醫療」及依照病患情況「量身訂做」,透過手術、放射線、化學及標靶藥物等,可提升存活期;其中,手術較能降低對病患傷害、術後恢復最快,以及免疫力抑制最低的低侵襲性微創手術,隨著新藥問世和達文西機器手臂發展,可提升手術治療的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中草藥暨天然物產業發展實務論壇」今天在世貿一館舉辦,與會者包括產官學研四大領域,分別就政府政策、學術研究、產品開發等三個面向深入探討;而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所做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中草藥保健市場潛力非常大,預估兩年後,將會有高達930億美元銷售金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