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失眠困擾 腹式呼吸助好眠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人的一天有3分之1時間花在睡眠上,但根據睡眠醫學會統計,全台失眠人口超過200萬人,且據醫學中心門診統計資料,不只老人有睡眠障礙,中年人及孩童、青少年因失眠求診的人數,都佔有很高比例。醫師建議,無論是不明原因或是疾病導致失眠,創造理想的「睡眠債」、隨時保持腹式呼吸,是幫助一夜好眠的簡單方式。

台大醫院精神部陳錫中醫師說明,失眠簡單來說就是「在該睡的時候睡不著」,症狀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早醒、睡不飽。1個月內的失眠稱為「暫時性失眠」,通常是睡眠環境改變、時差、噪音或壓力導致,若保持良好睡眠習慣,通常會自行好轉。

如果失眠症狀超過1個月,且影響白天精神,就稱為「慢性失眠症」(也稱為原發性失眠)。常見造成慢性失眠的疾病包括心臟機能衰退、慢性阻塞性肺病、胃食道逆流等慢性病;此外,30-40%失眠患者,是因為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導致。

陳錫中建議,累積睡眠債、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搭配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法,可減緩失眠症狀。所謂「腹式呼吸法」,是個可吸入最多的氧氣的呼吸方式,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助於放鬆、安定神經。

他解釋,初學者可在睡前半到1小時,趟在床上,腹部頂著書之類的重物,感覺自己用鼻吸氣時腹部帶動重物隆起,用嘴吐氣時下沉;平常則隨時提醒自己使用此呼吸法,不僅可緩解暫時性失眠患者容易緊張的情緒,也能幫助慢性失眠症患者在本身疾病穩定後,改善原本失眠養成的壞習慣。

至於「累積睡眠債」,就是養成適當的運動、白天不躺床上、準時上下床;陳錫中提醒,別為了想早點入睡而刻意提早上床時間,或是賴床補眠,可能反而撥亂生理時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1歲的施小姐,國中開始接觸K他命,總覺得拉K後的幻覺很特別,跟人互動比較放的開,她原以為K他命成癮性低,卻發現用量愈來愈多,身體也出現小便不好解,甚至會痛等症狀,但使用K他命後,症狀似乎有短時間好轉,於是習慣性再使用K他命,卻造成惡性循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董氏基金會邀請藝人李明依和兒子威力共同至敦化國小,向200位學童分享戒菸四招,李明依呼籲學童,看到吸菸長輩可以告訴他們,想吸菸時深呼吸15次、喝大杯開水、用力伸懶腰,以及清水洗臉,練習趕走菸癮。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紀玉秋表示,吸菸的國中生超過二成在10歲以前第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數據指出,台灣人每年浪費的食物,可讓低收入戶吃上20年!顯示一般民眾不需要的物資,其實都可成為救助弱勢家庭的寶貴資源。為了避免再有物資存量過多,甚至浪費等現象,家扶基金會在北中南都成立愛心物資銀行,可望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根據內政部與主計處20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40多歲的王女士,因罹患乳癌而求診,經乳房核磁造影顯示其為單一病灶、小於2公分且沒有明顯淋巴轉移的早期乳癌,因此醫師建議採取「乳房保留手術加術中電療」,也就是在切除乳癌病灶後、馬上在手術進行中加做放射線治療(電療),可免除傳統術後反覆到醫院進行電療的過程。彰化基督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