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寶寶喝母乳,媽媽別吃易過敏食物

出生19天的嬰兒也會罹患過敏性腸炎?原來平時以母乳哺餵的媽媽吃了蝦子等海鮮而引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戴季珊表示,以母乳哺餵的媽媽需特別注意自身飲食,盡量避免帶殼海鮮、堅果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引發嬰兒不適症狀。
寶寶喝母乳,媽媽別吃易過敏食物
《小男嬰罹過敏性腸炎》
一名出生才19天的男嬰因為便便出現血絲便並帶有黏液,家屬趕緊帶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師檢查男嬰的糞便,並無常見的致病菌,仔細詢問病史,男嬰平時以母乳哺餵為主,搭配市售水解配方奶,媽媽想起數日前曾食用蝦子等海鮮,因此診斷為過敏性腸炎,經餵食高度水解配方奶即痊癒。

該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戴季珊表示,嬰兒血便並不常見,可能原因包含肛裂、蛋白過敏、感染性腸炎、壞死性腸炎、巨結腸症、腸扭轉、腸套疊或是凝血功能相關疾病,其中以肛門周圍裂傷破皮及蛋白過敏最為常見。

《建議不吃帶殼海鮮、堅果》
他表示,蛋白過敏引起的腸道疾病包括吸收不良、生長遲緩、嘔吐、血便及貧血;上自口腔黏膜、下至直腸肛門,整個腸道系統都可能產生局部病灶,而超過一半的蛋白過敏結腸直腸炎個案來自純母乳哺餵的嬰兒,其次是使用牛乳或大豆蛋白為基底的配方奶的幼兒,最常出現於2~8周、甚至1周大的嬰孩。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六成五的嬰兒過敏性腸炎肇因於媽媽攝取牛奶、兩成食用雞蛋,其次是玉米或大豆等食物;戴醫師指出,建議以母乳哺餵的媽媽,特別注意自身飲食,盡量避免帶殼海鮮、堅果或刺激性食物,對於出現病症的孩童,立即除去可能造成免疫反應的食物來源,通常血便在3天內即可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你的丈夫陸琛。日記的開頭這樣寫道。 白秋是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她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就像十幾歲的孩子。前一天的事情只要每次熟睡,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就都會忘記。她的丈夫陸琛在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會告訴她到底是什麼事情發生在她的身上。7年了,他不厭其煩地告訴她,你是因為一次車禍,失去...

閱讀詳情 »

從小到大,我們每天刷牙、用牙膏已經成為自然,然而鮮少人想過,市面販售的牙膏成分是否有助於牙齒健康?美國一位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的家庭主婦翠西(Tracy)分享了她自製牙膏的經驗,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牙齒。 市售牙膏成分待商榷 在一些報章雜誌可以讀到有關市售牙膏的訊息。市售牙膏主要包含甘油、氟化物以...

閱讀詳情 »

據最早的《本草綱目》記載:唐朝肅州人士姓何,自幼體弱多病,一晚醉臥山野,見兩人形植物相距三尺, 其根部自動交纏,許久自動分開。便挖了回去,大家都不認識,一長者說:此恐是神仙之藥,何不服之?於是曬乾後磨成粉,逐日服食,數月後舊疾皆愈,頭髮由白轉黑。孫子照方服用,活到130歲仍然鬚髮烏黑。後來當地居民...

閱讀詳情 »

記得兩年前在英國布里斯托,一歲的女兒染上傷風感冒,急忙抱到醫生診所去,只見醫生仔細檢查耳、鼻、喉與胸腔之後,就叫我回去多給小孩開水以及休息,我不解地詢問他為何不開藥?只見醫生比我更疑惑地解釋著:「只要兩天后再來檢查,若沒有並發症產生,讓身體自己去應付,反而能提高免疫力。」果然,七天后女兒不藥而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