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成長大事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寶寶成長大事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滿週歲後,就應開始訓練自主如廁。對我們來說易如反掌的如廁,卻是寶寶成長階段中的大事,也有專家曾說,若是在如廁訓練當中,孩子發現自己無法控制何時排便、如何排便,會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致使孩子憋尿、引起腎臟疾病。究竟如何訓練如廁、何時訓練如廁,美國兒科醫學會提出父母教學守則。
一、如廁訓練時間不應過早:美國兒科醫學會表示,不少中國、台灣的父母都太早進行訓練,但在歐美與日本,都選擇2歲後才開始教導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我想上廁所、我想吃飯等。專家表示,孩子的膀胱還沒有發育完全,過早要求孩子自主如廁,不利於膀胱儲尿功能的建立;其次,若固定時間排便時,有可能因迫使孩子用力而導致肛門周圍的組織破裂,增加日後得痔瘡機率;還可能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那麼何時開進如廁訓練呢?美國曾有研究,一對雙胞胎,從出生50天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另一個寶寶從出生700天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最後雙胞胎幾乎是同時學會自主排便。
專家解釋,這實驗說明,要訓練孩子自主如廁,一定得等到孩子成長到某種階段才行得通,一般而言,小男生約3歲,女生則是2歲半,而家中的父母可由以下細節觀察到,寶寶已經開始了解「什麼是上廁所了」!

  • 對爸媽上廁所感到興趣,還可能喜歡跟著爸媽如廁,甚至要求沖水。
  • 孩子開始瞭解「尿尿」、「大便」兩字的意思,同時可能會有蹲下的動作、臉部用力等表情。
  • 寶寶的害羞,爸媽小心應對:在某些情況下,寶寶可能會對如廁訓練感到尷尬或害羞,可能導致寶寶上廁所的意願被隱藏,若寶寶對於如廁訓練感到不適或彆扭,可能是需要更多的隱私。建議如廁訓練時,不要有一票人圍著寶寶看,同時應該教導孩子,上廁所就像每天倒垃圾般,沒有什麼好害羞。此外,寶寶不願意如廁時,避免對寶寶發脾氣,可能導致寶寶憋尿等負面情緒與壓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5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喪偶、久病厭世、憂鬱、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根據各國研究都顯示,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遠超過其他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且老年自殺的方式較年輕族群所使用的方式更為強烈,致命性也更高。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臺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

閱讀詳情 »

(記者孟倩玉報導)消防署為彰顯各消防機關緊急救護專業技能與素養,樹立良好典範形象,提升緊急救護服務品質,激勵執行緊急救護績優有功人員,特於106年起辦理全國消防績優救護人員公開表揚,表揚對象為執行緊急救護人員,分成「個人組」之「生命捕手」、「急救精靈」、「接生好手」及「救護之王」4項及團體組、特殊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一名66歲男性,1年多來飽受吞嚥不適困擾,以為喉嚨有問題,但陸續看了耳鼻喉科卻未發現任何異狀,直到赴彰化醫院耳鼻喉科檢查,雖經內視鏡檢查,喉部及口腔都正常,加上觸診頸部也沒有硬塊,但因考量患者已不適1年多,為了找出原因,便改以照胸部X光,就發現右上肺有陰影,再以胸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溼疹是台灣人常見的皮膚病,症狀包括身上各部位發起的紅色小水泡,又紅又癢,且容易反覆發作,讓人不勝其擾。中醫而言,舉凡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汗皰疹、皮膚發炎產生紅、腫、癢等症狀,都算是溼疹。   有些溼疹病人到日本、美國等其他大陸型氣候國家旅行時,溼疹就自然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