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誤當老化? 這幾件事最讓老人家想不開

憂鬱誤當老化? 這幾件事最讓老人家想不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喪偶、久病厭世、憂鬱、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根據各國研究都顯示,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遠超過其他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且老年自殺的方式較年輕族群所使用的方式更為強烈,致命性也更高。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臺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2-13%,根據相關研究喪偶是老人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喪偶後的第一年、久病厭世、憂鬱、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其中憂鬱是自殺的一大主因,但因往往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進而增加自殺風險。

憂鬱是自殺最主因 誤當老化錯失挽救時機

108年1至4月全國自殺通報為11,099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5%,分析自殺通報個案特性,通報最多的年齡層為35-44歲(21.3%), 65 歲以上自殺通報人次僅占10.3% (排名第四)。

接受關懷死亡率降6成 憂鬱量表評估心理健康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調查發現,有自殺想法時僅2成會向外求助,約有6成在採取自殺行為前曾留下訊息,有接受關懷服務的自殺企圖民眾之自殺死亡率會下降63.5%。自106年起臺北市針對社區獨居長輩每半年進行1次憂鬱量表(GDS-15)檢測,超過7分有憂鬱傾向者立即進行跨團隊轉介及介入。

開辦達人班 陪伴長者擺脫憂鬱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發現,許多憂鬱長者要轉介至專業心理諮商是有困難的,因此近兩年結合社區各類資源開辦多元化的社區健康促進課程,其中健康肌力e達人長者健康促進班,成為衰弱篩檢或獨居照護中發現有憂鬱傾向長者社會參與的管道,透過群體互動、健康促進課程、藝術創作及智慧型手機教學,增進長者社會參與及提升心理健康。

人人都可以是自殺守門人 及早協助免憾事發生

「守門人」的角色是預防自殺的一大重要方法,當察覺社區老人有異常行為時,應及早帶往醫院檢查或接受心理諮商服務;同時也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勤動腦、多運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亦加強整合社區資源提供長者多元化服務,適時幫助老人從憂鬱狀態走出來,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避免成為罹患心理疾病高危險族群。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延伸閱讀】

兒童腸病毒、流感out 醫師這樣用抗病菌產品

免疫治療擊退皮膚癌復發噩夢 近九旬嬤符資格沒在怕

術後服藥變男聲?停藥害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醫師說針對我的癌症,現在沒有藥物可用,免疫療法是不是有救?」近年來免疫療法在晚期癌症的治療表現,讓很多苦無藥物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都想求助免疫療法挽救生命,免疫療法真的是救命萬靈丹嗎?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表示,免疫療法雖然並非萬靈丹,但卻可能救許多過去無藥可用的...

閱讀詳情 »

作者:4meee!(For me) 時常站著工作,或是穿著高跟鞋走一整天⋯⋯等,容易給腳帶來絕大的負擔⋯⋯腳上的疲勞如果長期囤積,容易導致乳酸堆積,腿看起來就會顯得粗很多。(驚)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這邊就要來向各位介紹,幾種消除腳部疲勞的方法♡   擁有一雙不會疲憊的鐵腿♡簡單的方法① 「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住院患者來說,親人、朋友探病、支持,可能是最好藥方。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住院患者若有親密情感支持網絡,無論感情支持來自親人,還是朋友,復原速度都會比較快。 患者缺乏親友支持 復原時間減慢 美國德州大學加爾維斯敦醫學分部研究團隊針對關節置換術、骨折與中風患者進行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自殺為全球性問題,每年約有80萬人自殺身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每2~4秒就有一個人企圖自殺。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之「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主題為「聯繫、溝通與關懷」。呼籲社會大眾多聯繫身旁親友,保持開放性的溝通,共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