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焦慮情緒 從平時生活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你時常感到不安、煩躁等情緒嗎?小心有可能是焦慮所導致,尤其不只外在因素,包括內分泌、新陳代謝等疾病,都有可能會伴隨身體的焦慮症狀出現;台南市衛生局表示,焦慮主要是因為碰到威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可藉由運動或多休息來舒緩情緒,但若是無法改善,就應針對身心症狀和生理疾病就醫診治。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焦慮的經驗,其實焦慮屬於正常的情緒反應,也能當作克服困難的動力;衛生局指出,但長期處於焦慮下,不但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甚至演變為精神官能症,必須接受身心科醫師的診治較為妥當。

民眾平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來舒緩緊張情緒,像是適量運動、多休息,且保持睡眠充足等;衛生局補充,民眾也可給自己一段時間離開市區走走,遠離充滿壓力的環境,或是培養嗜好,幫助舒緩情緒,若仍無法改善焦慮的情緒,則建議應請專業人士的幫忙。

另外,包括咖啡因、香菸、酒精、藥物等都應盡量避免食用,因為這些不但只能提供暫時的舒緩,也恐使症狀加劇,甚至產生依賴;衛生局提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均衡飲食,懂得克服面對焦慮情緒,就能有效保持身心健康。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口腔黏膜檢查意願,與108年同期相比,口腔黏膜檢查受檢率下降約4成!依研究結果顯示,菸檳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增加3成5,及罹患晚期癌風險也會增加2成6。國民健康署提醒,政府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7月屢創高溫的台灣已成紅通通的「烤番薯」,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心!吃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也會中毒!食藥署日前接獲通報,有4位民眾疑似誤食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對此,食藥署也特別提醒,一般民眾不易分辨植物是否具有毒性,因此不要自行種植來歷不明的植物食用,以免引發食品中毒。餽贈不明種子 卻是有毒植物有民眾將親友餽贈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六個月的輔助性化療,但陳伯伯覺得奇怪,不是說手術很成功,開得很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