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年近4000人出現癌前病變! 口腔癌都會有這些特徵

每年近4000人出現癌前病變! 口腔癌都會有這些特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口腔黏膜檢查意願,與108年同期相比,口腔黏膜檢查受檢率下降約4成!依研究結果顯示,菸檳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增加3成5,及罹患晚期癌風險也會增加2成6。國民健康署提醒,政府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經檢查如有病變者,一要定期追蹤、戒除菸檳,及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 

口腔癌好發青壯年男性 30-64歲高達7成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資料及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個案人數有7,058人,每天有19位口腔癌新發生案,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發生人數高達7成;另依108年死因統計,有3, 425人死於口腔癌。

三分鐘揪出癌前病變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達8成5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經口腔黏膜檢查發現7成6為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

國民健康署說明,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檢查過程只要三分鐘,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之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

定期口腔黏膜檢查為健康把關 共同防癌全防護

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防範口腔癌,國民健康署建議,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者要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同時也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黏膜檢查的習慣;若出現口腔黏膜潰瘍且傷口超過2週仍未癒合,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腫脹、硬塊、白色脫屑斑塊,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求職季到來 打造人見人愛好外型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衰老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但你可知道人體不同的器官它的衰老時間與程度都是有區別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抗衰老最好的方法都有哪些?延緩衰老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們無一例外會認為,白髮和皺紋是衰老的早期跡象,實際上,人體一些部位在我們外表變老之前功能就開始退化,以下就是人體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時間表。 大腦...

閱讀詳情 »

引導語:眼睛是一個人心靈的窗戶,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但是有些上班族、學生黨已經把眼睛弄成高度近視了,戴上了比啤酒瓶還厚的眼鏡,令人嘆息不已,下面我就教大家怎么治療近視。 真正根治高度近視眼的方法 只要有恒心,堅持三年,即使800度近視也可以根治。 方法:頭固定,眼球盡量左轉25下,然后右轉25下,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