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才新婚驚罹白血病永久傷害生育 他隔8年「癌後生子」多虧這件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癌後仍想有好孕!癌症希望基金會今(28)日公布國內最新一份「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求」調查結果,發現國人罹癌之後,有近6成在完成治療後不放棄生育希望,只不過也有1成癌友後悔治療之前未做生育決策,來不及在生育能力產生永久傷害之前保留一線「生」機。

這項「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求」調查,於2017至2019年共針對179位育齡癌友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6成癌友在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可能,另1成5的人積極嘗試懷孕,顯示需要正視癌症病友生育議題。

調查同時發現,有1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後悔程度」又跟癌後生育意願變高、與醫護討論未滿足、療前未做生育決策、生殖科介入低、後悔接受癌症治療等因素有關;且有4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資訊尤其不足。

新婚的傳勇就是一例,結婚沒多久,隨即發現罹患白血病,倉皇中接受化學治療和血液及骨髓移植,順利保住一命,雖然白血病治療對生育能力產生永久傷害,但時隔8年,幸運喜獲麟兒,全靠當初有醫師、護理師提醒,在治療前進行生育保存,才有機會當爸爸。

醫師臨床經驗顯示,生殖器官癌症如:子宮體、卵巢癌、子宮頸癌、睪丸癌等,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可能對生育造成衝擊,但其他癌症,像是位於腹腔或骨盆腔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乃至部分白血病、淋巴瘤的身性血液及骨髓移植,以及特定類別的化學治療、乳癌患者的抗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等,也可能影響生育功能或需長時間避孕,而間接影響生育,卻常受到忽略。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台灣近6成癌症病人可存活超過5年,部分癌症治療,從手術、藥物到放射線等,皆可能影響到生育能力,卻有些癌友並不知道這些風險,因此,期望透過各相關專業學會及醫院共同制定相關指引與決策輔助工具,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提供癌友是否生育保存及選擇生育保存方式的醫病共享決策,共同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基金會與國健署、7大相關醫學會合作,希望能夠為癌友的生育健康超前部署,既搶救癌友生命,也保留未來生機,首創「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提供衛教資訊、癌友經驗,再協助提供決策建議,有助促進癌友與醫療團隊及伴侶家人更有效的溝通,做出最適合的決定,減低人生後悔及遺憾。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沒侵隱私?健保查個資篩12萬潛在C肝病人 交衛生局上門催治療

領完6個月失業給付孩子就遭殃! 台灣失業率上升隔年兒虐就大增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日,鳳凰網健康頻道發表了一篇有關走路姿勢預示著死亡來襲的文章,文中列舉了8種步伐,詮釋出與壽命的關係。此文在網絡上被瘋轉。  文章稱,曾國藩在他的面相書中就提到過,一個人走路如果總是腳後跟不著地,這個人就可能是短壽的。雖然不知道他的結論從何而來,但是在生活中的確是見到過兩例,都是男性,...

閱讀詳情 »

昨天,拿著寶寶的三維彩超單,清楚地看到寶寶的五官和手腳,32歲的林女士雙手直顫抖。結婚8年,她和老公也努力了好幾年,終于在幾個月前如愿懷上了孩子。 林女士說,當初以為是自己不能生,差點想跟丈夫提出離婚。令全家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害得她遲遲沒有懷孕的原因,竟然是股肌肉群受損,而受損的禍首竟只是久坐這個習...

閱讀詳情 »

一天晚上,丁女士切了一個西瓜,吃剩的一半沒捨得扔,封上保鮮膜放到了冰箱裡。「感覺放冰箱裡又蓋上保鮮膜,第二天接著吃應該也沒啥問題,可第二天一家人吃後全拉肚子。」丁女士說,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把剩下的半個西瓜拿出來晾了晾,午睡後切開一家三口吃了。結果三人鬧了一天肚子,「我老公吃得最多,整個人不斷往廁所...

閱讀詳情 »

1.教你5分鐘消滅牙垢材料:草莓一顆,發酵粉1/2茶匙。方法:將草莓碾成糊狀,與發酵粉充分混合,用一個柔軟的牙刷將混合物均勻塗在牙齒表面,5分鐘後用牙膏將混合物刷掉,然後漱口。體驗心得:說起這個方法來,那可神奇了!我是從美國一個雜誌上看見的,上面說;草莓中含有的蘋果酸可以作為一種收放劑。清除牙齒表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