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才新婚驚罹白血病永久傷害生育 他隔8年「癌後生子」多虧這件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癌後仍想有好孕!癌症希望基金會今(28)日公布國內最新一份「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求」調查結果,發現國人罹癌之後,有近6成在完成治療後不放棄生育希望,只不過也有1成癌友後悔治療之前未做生育決策,來不及在生育能力產生永久傷害之前保留一線「生」機。

這項「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求」調查,於2017至2019年共針對179位育齡癌友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6成癌友在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可能,另1成5的人積極嘗試懷孕,顯示需要正視癌症病友生育議題。

調查同時發現,有1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後悔程度」又跟癌後生育意願變高、與醫護討論未滿足、療前未做生育決策、生殖科介入低、後悔接受癌症治療等因素有關;且有4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資訊尤其不足。

新婚的傳勇就是一例,結婚沒多久,隨即發現罹患白血病,倉皇中接受化學治療和血液及骨髓移植,順利保住一命,雖然白血病治療對生育能力產生永久傷害,但時隔8年,幸運喜獲麟兒,全靠當初有醫師、護理師提醒,在治療前進行生育保存,才有機會當爸爸。

醫師臨床經驗顯示,生殖器官癌症如:子宮體、卵巢癌、子宮頸癌、睪丸癌等,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可能對生育造成衝擊,但其他癌症,像是位於腹腔或骨盆腔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乃至部分白血病、淋巴瘤的身性血液及骨髓移植,以及特定類別的化學治療、乳癌患者的抗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等,也可能影響生育功能或需長時間避孕,而間接影響生育,卻常受到忽略。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台灣近6成癌症病人可存活超過5年,部分癌症治療,從手術、藥物到放射線等,皆可能影響到生育能力,卻有些癌友並不知道這些風險,因此,期望透過各相關專業學會及醫院共同制定相關指引與決策輔助工具,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提供癌友是否生育保存及選擇生育保存方式的醫病共享決策,共同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基金會與國健署、7大相關醫學會合作,希望能夠為癌友的生育健康超前部署,既搶救癌友生命,也保留未來生機,首創「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提供衛教資訊、癌友經驗,再協助提供決策建議,有助促進癌友與醫療團隊及伴侶家人更有效的溝通,做出最適合的決定,減低人生後悔及遺憾。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沒侵隱私?健保查個資篩12萬潛在C肝病人 交衛生局上門催治療

領完6個月失業給付孩子就遭殃! 台灣失業率上升隔年兒虐就大增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靜脈曲張潛在的危機比你想像中更可怕!藝人阿布日前上緯來《醫次搞定》分享自己就有遺傳性的靜脈曲張:「之前常出外景要坐車十幾個小時,坐到後來腳都僵硬掉,血液沒有回流。」阿布更現場直接拉起褲管展示,只要坐著再站起來,過一會腿部就會血管浮腫,嚴重的程度讓小禎驚呼:「你這是燙傷吧!」 同場來賓沈玉琳也開玩笑表...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藥成分ranitidine原料藥自傳出含有恐致癌性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之後,國內檢驗報告陸續出爐,最新驚見一款胃藥驗出超標,食藥署今(8)日公布接獲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報,旗下「壽元瑞寧25毫克/毫...

閱讀詳情 »

▲今年冬季流感流行期目前預估將晚報到。(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農曆春節期間一向是國人感染冬季流感的高峰,但今年這種規律性將被打破,疾管署今(8)日表示,受到聖嬰年的氣候影響,今年夏季流感已經遲到2個月才進入流行,連帶的冬季流感疫情依現有資料預估,亦會延遲...

閱讀詳情 »

▲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過高峰但仍在流行期。(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已經過了高峰,但仍在流行期,疾管署今(8)日下午就最新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個案,且分布在北、中、南都有,其中年紀最小僅2歲,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個案家中都有同住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