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一位46歲的陳先生因左腳受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雖至當地醫院就醫、吃藥控制仍無效果,後轉至醫院外科就醫,到院時醫師發現其左腳腳背腫脹、破皮,同時小拇指的第一節已發黑壞死。

傷口癒合不佳 恐截肢、敗血症

陳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因此安排心臟內科醫師檢查血管流量情形,及處理血管阻塞之狀況,其壞死部份則由骨科醫師進行截肢手術,再經過一連串密集且跨科的合作,林先生的左腳傷口恢復良好,也可正常活動。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醫師林澤村表示,糖尿病患者常有血管阻塞、神經病變等問題,當足部有傷口時,不僅癒合狀況不好,若無妥善治療將會面對截肢甚至敗血症的危險。

糖友預防傷口潰爛 醫: 保護雙腳

因此,治療糖尿病患者足部傷口時,首先需要患者配合醫師控制好血糖及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再會同心臟內科醫師疏通足部阻塞的血管,另外為防止傷口感染問題更加嚴重,需藉由細菌培養找出適合的抗生素,並搭配外科醫師清創處理,最後藉由密集的高壓氧治療,幫助傷口癒合。

想預防因小傷口而導致傷口潰爛、壞死的情形發生,林澤村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穩定血糖之外,還要:

1) 妥善保護雙腳

2) 平日盡量少穿拖鞋出門,挑選外硬內軟且寬度適宜的鞋子

3) 每天將雙腳清洗乾淨,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的養生之道,而春天在中醫上屬木主肝,也就是說,萬物猶如木一樣開始生氣蓬勃,相應人體五臟的肝氣也開始旺盛,所以,如何因應季節不同而作適當的養生保健,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春天睡眠 應以晚睡早起為原則 新營醫院何裕鈞中醫師表示,在飲食方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手腳發麻可別掉以輕心,以為年紀大都會這樣,當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還記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 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陳沛吟醫師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最新失智症流行病學及失智症照護研究推估,偏鄉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約14%,是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等都會區的2倍以上,而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失智症人口更高於全平均,且又加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使得全縣僅有1.5%的失智長輩得到照護。  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生有些幽幽小徑、風雨顛簸之路,不免須靠一個人獨自走過,例如,日夜苦讀須一人碎步緩走,易感寂寞;亦或,戀愛時一個人獨享他人歡心與愛,失戀時,也必定一人嚐淚。不過,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寂寞恐怕會影響健康,甚至有早死的風險,也因此,若在一人的路上,務必抬頭見見藍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