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芝安
圖片/康健雜誌
當發現過敏日益嚴重,要趕緊看醫生、使用急救藥物,除了緩解症狀,也可能因此保住一命。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別再拖了,去找醫生尋求治療對策吧。
1.經常鼻子發癢、猛搓鼻子,甚至搓到脫皮
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只要進出冷氣房或溫差大的早晨夜晚,鼻子容易搔癢難耐、狂流鼻水,症狀如果嚴重到無法專心工作、上課或睡眠,為了避免過敏災情持續擴大到其他症狀例如氣喘,建議要就醫。
2.熊貓眼
的確,黑眼圈跟過敏嚴重度有相關性,台大醫院研究發現,67%過敏性鼻炎孩童有黑眼圈,且下眼袋的顏色較黑,面積也較大。
3.鼻塞很久都沒好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個多星期會好,如果持續鼻塞很久沒好,很可能是過敏所致,若沒就醫用藥,容易併發鼻竇炎、長鼻瘜肉(反覆的發炎反應,讓組織增生,嚴重時會阻塞氣道,使呼吸不順暢)、睡眠障礙、氣喘或頭痛。
4.呼吸時有咻咻聲
一般來說,氣道受阻時會產生咳嗽、胸悶有壓迫感、喘鳴,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咻咻的聲音,尤其運動過後更明顯,且經常反覆發作,很可能是氣喘,請趕緊就醫檢查。
5.皮膚癢到不行
皮膚發癢,抓到停不下來,搔抓引起疹子,疹又導致癢,惡性循環,如果是發生在孩童身上,當心得了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濕疹,建議找醫生好好治療控制病情,以免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6.蕁麻疹
還有一種癢,奇癢無比,皮膚會出現膨疹,很像被蚊子叮過之後的腫塊,一段時間會消退。大人小孩都可能得,那就是蕁麻疹,雖然國內外指出約20%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會得一次,那不表示可以輕忽。
如果皮膚腫脹發生在比較深層的部位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萬一發生在喉嚨,有可能會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建議找醫生看診,找出過敏原,並配合用藥治療,改善症狀。
7.失眠
長期失眠會扼殺生活品質、工作表現,所以當發現長期咳嗽、鼻塞、眼睛癢、皮膚癢等各種過敏症狀已經惡化到影響睡眠時,就是該看醫生的時候了。
8.很難專心且很沒耐性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孩童跟一般孩童相比,有過動症的比率高出2.8倍,更且,如果把過敏治療控制好,過動的情形也能大幅改善。
尤其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常常會伴隨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結膜與眼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耳朵也癢、不斷打噴嚏,手很容易在臉上摸來摸去,渾身不舒服,動來動去,不僅很難專心,脾氣也變得不太好,超沒耐性。
9.疲倦無力
長期因過敏症狀干擾睡眠、體力透支,就容易精神不濟;過敏反應也可能讓免疫系統過亢,也會讓人疲累;此外,如果有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也可能讓你昏沉嗜睡,如果持續覺得自己倦怠無力,建議回診跟醫師或藥師尋求協助。
10.情緒長期低落、憂鬱
這是真的,過敏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連情緒也跟著賠上。
不論大人或小孩,如果經常飽受過敏症狀折磨,建議找醫生商量,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讓症狀有機會獲得緩解,重拾生活品質。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3338)
【延伸閱讀】
招來好運的睡前5分鐘魔法習慣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笑話謎語 com異位性皮膚炎twdvd com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actioncnn com快8 粉絲團粉絲團 100lcd mon黑眼圈 醫美眼霜 黑眼圈流鼻水 穴道流鼻水 英文養身笑話謎語異位性皮膚炎圖片過敏性鼻炎食療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笑話謎語題目and解答笑話謎語大全有題目有解答笑話謎語大全冷笑話謎語題目笑話猜謎謎語冷笑話謎語題目和答案冷笑話謎語
相關推薦
健康的殺手-濕氣
記者|袁筱雯 圖|網路拍攝 地區:台灣台北 古語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隱形殺手」的角色。現代生活和飲食習慣,日積月累奪走我們的健康。濕氣重典型的表現就是渾身無力、身體困重,同時伴有脾胃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胖而無力、長痤瘡、濕疹、水腫等症狀。 濕氣和節氣有關,中醫講究一年...
閱讀詳情 »比海鮮還猛! 中醫調理讓精蟲品質UP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罹患不孕症的比例約10-15%,也就是每7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問題;而男性因素所導致的不孕症比率約30-40%,其中造成男性不孕的原因,如精蟲數量少、型態不良、活動力差的「蟲蟲危機」尤其常見。為此,台南市立醫院蔡良敏院長召集中醫部組成不孕症專家團隊,...
閱讀詳情 »臉現白斑引異樣目光 治療後找回本來面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出現白斑症,主要是因體內免疫調控異常,造成黑色素細胞遭破壞,這時皮膚色素喪失,就會形成一塊塊白斑,屬於器官侷限型免疫病;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醫師賴寧生指出,雖部分病灶會自動改善,但若未針對體內免疫異常病變進行治療,白斑仍會在身體其他部位持續擴散,且可能會併發甲狀...
閱讀詳情 »鼓勵長者與他人互動 研究證實有益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許多年長者行動起來較不方便,導致也不願意外出走動,但其實若能多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且多與他人互動,不僅有助於提升年長者的認知能力,也能幫助改善情緒健康。根據一篇《老年學期刊》的研究也證實,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的老年人,除了能幫助提升體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