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明明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險變形

小明明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險變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歌仔戲紅星「小明明」,8年前突然感到頸椎莫名不舒服,雙手關節多處疼痛,原以為練歌仔戲沒有暖身,到骨科及神經科詢問,最後卻在免疫風濕科,診斷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她害怕中斷工作遲遲未接受治療,直到手痛到舉不起來,無法表演耍槍等高難度動作,才決定好好治療。

小明明說,治療初期服用約6個月的類固醇藥物,結果臉、身體都呈現水腫的副作用,體重甚至從40多公斤暴增到60公斤,「好害怕自己永遠都要變成這模樣」,經過與醫師討論,改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約4、5劑,症狀明顯好轉,目前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配合清淡飲食及關節運動,病情控制良好。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早期發現、積極正確治療,可以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關節嚴重變形,但患者常有許多迷思,例如吃魚油可治療、運動可緩解症狀不需要治療,導致延誤治療的時機。

蔡文展表示,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類固醇、免疫調節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生物製劑針劑等,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需求,建議適合的藥物治療,呼籲患者不要相信沒有研究實證的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不可逆的關節變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3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患者確診後得長期配合調整不健康生活型態,且接受藥物治療,若自行停藥,不僅可能誘發心血管急症,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指出,受到疫情影響,讓許多罹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不敢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同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紫外線肉眼看不到,對眼睛很有殺傷力!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杜培寧表示,眼睛保護非常重要,眼睛沒有做好防曬,長期暴露在紫外線底下,很可能會提高未來罹患光照性角膜炎、白內障、黃斑部等病變風險,提醒民眾選購太陽眼鏡時,認明抗UV400標誌,切記鏡片顏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喝1杯咖啡已經是一種習慣,只要沒喝咖啡就容易頭昏腦脹,而咖啡的品項眾多,其中因濾掛式咖啡方便、易沖泡,且能充份展現咖啡原味的特性,受到許多民眾的愛戴。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年初至今「濾掛式咖啡」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近期台灣的確診案例中,已經施打兩劑疫苗的長榮機師,仍引發「突破性感染」;而最近剛落幕的東京奧運,其中美國隊伍雖然已接種2劑疫苗,但仍染疫,使該確診隊員失去參賽資格,不免令人擔憂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有限?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表示,其實會產生突破性感染最大的原因,是新冠病毒變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