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輕人就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的年齡,其實跟這兩種因素有關...

彙整編輯/李晏晨、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呂紹睿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年輕人就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的年齡,其實跟這兩種因素有關...

退化性關節炎,是邁入高齡後,需要時時戒備的疾病。大家都很害怕,萬一哪一天走不動了,需要裝人工膝蓋,那該怎麼辦?但是,老化、退化,真的是造就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嗎?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呂紹睿,於《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一書中,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退化與年齡 無直接關係

年輕人就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的年齡,其實跟這兩種因素有關...

因為國內一直將骨性關節炎稱為「退化性」關節炎,因此很自然的,就會將病因誤導為「退化」、「老化」。

過去,只有大約10%的「骨性膝關節炎」是確實知道原因的,如:膝關節內部構造(骨、軟骨、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因外傷而受損、下肢骨折後癒合不正等…。另外,高達90%卻是原因未明、而被認為是「原發性」,只因流行病學的統計發現它與年齡有關,就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

其實,自然老化的說法,反證很多:並非每個老人都有「退化」問題、同一個人的不同關節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譬如,肩關節與踝關節就鮮少有「退化」情形、同一膝關節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仔細思考,這些事實確實會讓人懷疑自然老化的說法。

年輕人就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的年齡,其實跟這兩種因素有關...

▲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時發現,右邊軟骨已「退化」,左邊軟骨卻完全正常。

 

所以,膝關節「退化」與年齡應無直接關係,任何破壞軟骨的原因,日積月累,當然會呈現隨著年齡逐漸嚴重的現象,並非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組織就會自然老化。

 

年輕人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

年輕人就不會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的年齡,其實跟這兩種因素有關...

任何疾病的形成都經過四個階段:醞釀期、臨床前期、臨床期、殘障期。對於因膝痛看診的病患,臨床醫師一般慣用X光片做診斷,然而X光片只是一種間接的診斷方式,無法直接看到早期的軟骨變化。「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軟骨破壞通常要到中年以後才會顯現在X光片上。

因此,同樣的因為不明原因膝痛看診的民眾,年輕朋友較傾向會被告知與運動傷害相關的診斷(如:肌腱炎、半月軟骨受損、十字韌帶受損、髕骨外偏等)。40歲以上的中年朋友卻會因為X光片上多少已有軟骨磨損的現象,幾乎都會被告知膝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到了老年,多半已進入「殘障期」,早已錯過仍有機會治癒的階段了。

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軟骨的破壞是從年輕就開始的,日積月累,發病(臨床期)的年齡,與膝關節不當使用的強度以及頻率有關,因此,年輕人還是會因為膝關節使用不當,而得到「退化」性關節炎。同樣的膝痛問題,在不同階段尋求醫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診斷,也可能因此而錯失了治癒機會。

 

【延伸閱讀】

 〈影音〉鍛鍊膝關節,3組居家小運動

5個關於膝關節的保養迷思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由於台灣健保福利制度相當完善,大部分民眾不管大小症狀都會馬上就醫,這樣的便利性經常導致處方藥的過度浪費,許多國人更養成「愛吃藥」的習慣。東森綜合台《2分之一強》由梁赫群、Sandy吳姍儒主持,日前討論各國愛亂吃藥的驚人行為,Sandy聽完型男分享後,強調:「吃錯藥真的很恐怖!」她說以前在國外求學時,...

閱讀詳情 »

中年導遊因疫情失業 轉行做保全「失志症候群」上身 今年四十八歲的阿龍(化名)是位資深國際導遊,去年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負房貸,但因國際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美滿穩定。沒料到今年突然爆發新冠病毒肺炎,各國陸續鎖國,國際旅遊受重創,公司最終不堪負荷結束收場。重大的環境改變讓阿龍頓時...

閱讀詳情 »

節食減重期間,經常會被要求飲食減糖,但你分得出「醣」跟「糖」有何不同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醣類」其實是碳水化合物,而「糖類」則是指一般精緻糖,通常具有明顯甜味;建議民眾為求健康體態,應該盡量少吃「糖」,以維持適當的熱量攝取!  「醣」與「糖」發音相同,在意義上有何不同?若...

閱讀詳情 »

▲(照/國衛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搜索關鍵字,竟能精準預測一個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速度!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師林煜軒的研究團隊,分析全球21個國家在今年初疫情爆發的頭一個月內,只要網路「洗手」關鍵字搜尋量爆增的國家,接下來確診病例數就明顯較低,因為該行為凸顯民眾重視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