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微笑也可以幫助吞嚥力!簡單10招,學習吞嚥保健運動~60歲以上,最容易的意外就是被噎到!

彙整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微笑也可以幫助吞嚥力!簡單10招,學習吞嚥保健運動~60歲以上,最容易的意外就是被噎到!

你知道60歲以上,除了跌倒,最容易發生的意外狀況為何呢?答案就是:嗆咳!

因此如何正確吞嚥,避免用餐時被過硬,或難以入口的食物噎到、嗆到,造成呼吸道受阻,是如何「自保」的重要課題,而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吞嚥力」。

 

吞嚥4階段

微笑也可以幫助吞嚥力!簡單10招,學習吞嚥保健運動~60歲以上,最容易的意外就是被噎到!

平常在吃東西時,經過口腔的咀嚼,食物便會順勢送入食道,接著從食道再進入胃部。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幾秒鐘時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黃名嘉說明,其實食物送入口中後,吞嚥時總共分為以下4個階段:

1.口腔準備期:從食物在口中咀嚼攪拌成食團,一直到食團被送到舌頭中央,這段期間叫做口腔準備期。

★吞嚥重點→此時應雙唇緊閉,確保食物或液體不會掉到嘴外;舌頭負責來回翻攪,將食物推成緊密的球狀,最後舌頭表面會呈現杯狀並朝上,緊靠著硬顎,食團就在舌頭和硬顎之間,準備吞嚥。

 

2.口腔期:從舌頭將食團後推,直到啟動吞嚥反射,這段期間叫做口腔期。

★吞嚥重點→吞嚥時舌頭中線會往上抵住硬顎,並且連續將食團往後擠壓,這個階段需要良好的口腔、舌頭及咽部結構與肌肉力量、肌肉協調能力。

 

3.咽部期:從吞嚥反射啟動,到食團至咽部,這段期間叫做咽部期。

★吞嚥重點→引起吞嚥反射時,舌頭仍會向後、咽部收縮,重要的是喉部會向前及向上移動,以關閉呼吸道、聲帶緊閉、打開食道。

 

4.食道期:食團進入食道到胃,這段期間叫做食道期。

★吞嚥重點→只要食道在適當的時機打開、關起,就不會有嗆咳的問題。

 

平常看似無意識的動作,竟藏著這麼大的一個學問,黃名嘉治療師說,如果以上四階段,有其中一項發生問題,即有可能造成吞嚥困難,甚至引起嗆咳;因此,倘若有相關疑慮,可先至門診就醫,語言治療師會藉由評估與檢查找出問題,確認原因。必要時,會給予個人的治療方式或補償策略。

 

吞嚥10大保健運動

微笑也可以幫助吞嚥力!簡單10招,學習吞嚥保健運動~60歲以上,最容易的意外就是被噎到!

最後,黃名嘉語言治療師,也提供了10個簡單好做的吞嚥保健運動。進食前,可以先試著做做看,以利吃飯時得以更加順暢。

1.肩頸放鬆:請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採坐姿(身體與大腿垂直90度),左手輕抓著左側椅子邊緣,右手置於頭部左上角,頭往右傾,讓左側肩頸肌肉有伸展的感覺,維持15秒;同動作換邊,右手輕抓著右側椅子邊緣,左手置於頭部右上角處,使頭往左傾,讓右側肩頸肌肉有伸展的感覺,維持15秒。

2.臉部放鬆:將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指腹置於顴骨下到鬢角處,指腹輕壓顴骨下到鬢角處,同時放鬆的將嘴巴打開,維持30秒。

3.微笑運動:左、右嘴角上揚,維持1秒後再放鬆。

4.臉頰運動:兩側臉頰內縮,噘嘴出聲,如同親嘴「波」一聲,做5次。

5.舌頭伸展運動舌頭伸長,維持5秒。

6.舌頭活動運動: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兩側各維持2秒。

7.舌頭清潔口腔運動:舌頭在牙齒和臉頰之間的溝縫處滑動,如同舌頭清潔牙齒一樣,順時鐘做一次,逆時鐘做一次。

8.舌頭上擠運動:假裝舌頭上有糖果,將舌頭向上推硬顎,維持5秒。

9.漱口/哈欠運動:假裝漱口或打哈欠,舌頭盡量向後縮,越用力越好,維持1秒。建議年長者每天早、晚可各做5次。

10.喉部運動:建議年長者每天早、晚各做5次。

a.唱歌:請拉長音唱Do~Re~Mi~Fa~So~,請拉長音唱So~Fa~Mi~Re~Do~。
b.念「怡」(ㄧˊ)~拉長音,用滑音的方式從低音至高音。念「意」(ㄧˋ)~拉長音,用滑音的方式從高音至低音。
c.念「模」(ㄇㄛˊ)~拉長音,或如同牛的聲音「牟~」從低音唱至高音。念「茉」(ㄇㄛˋ)~拉長音,或唸ㄇㄛ時從高音唱至低音。

 

【延伸閱讀】

飯前健口操,進食更容易

咳不停!這樣喝快快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雙雙「+0」,但境外移入卻多4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4人都曾在國外接種過兩劑疫苗,但其中一人因在美國確診前後才接種,因此不列為突破性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2期疫苗接種第一階段預約到今(20)日中午截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最新統計,三款疫苗總共已188萬1516人完成預約,預計在10月22日到10月27日接種。第一階段若無法預約到疫苗的民眾,第二階段也能預約。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根據國健署調查,骨質疏鬆症已經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一名,國內醫師就提醒,因為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中,有6%的民眾會發生髖關節骨折,要命的是,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之內女性死亡率達15%,男性死亡率更高達20%,且存活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外傳境外移入個案16448的60多歲男子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富邦金昨日未作出明確回應,至今(20)日上午才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依主管機關防疫規範,訂定應變措施,並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