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失業潮小心「失志症侯群」上身!

疫情失業潮小心「失志症侯群」上身!

中年導遊因疫情失業 轉行做保全「失志症候群」上身

今年四十八歲的阿龍(化名)是位資深國際導遊,去年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負房貸,但因國際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美滿穩定。沒料到今年突然爆發新冠病毒肺炎,各國陸續鎖國,國際旅遊受重創,公司最終不堪負荷結束收場。重大的環境改變讓阿龍頓時失去經濟收入來源,只好臨時轉行從事基層保全。

自從當了保全後,阿龍時常情緒低落、想法負面,覺得人生沒有目標,每日輾轉難眠無法入睡,脾氣也變得容易不耐煩,甚至為了小事與太太發生激烈口角,家人驚覺不對勁,趕緊求助身心診所治療,被告知出現「失志症候群」,並積極接受治療中。

疫情衝擊工作及生活 身心症患者求診暴增三成!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此波新冠病病毒疫情擴散影響,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失業潮及商店倒閉潮接踵而來,讓許多人面臨人生及環境的重大轉變,並承受龐大身心壓力,若長期無法處理及調整這些壓力,就容易產生無力感、絕望感及孤立感,長期會合併失眠、恐慌、焦慮等身心症狀,嚴重者會對生活失去目標,失去人際社交動力,造成「失志症候群」上身。

楊聰財醫師說明,最近類似阿龍這樣的求診患者激增三成,經臨床問診後發現,患者大多具備自我要求高、把工作當生活重心及目標導向者,由於努力工作獲得了成就感,加上生活主要都在工作,發生疫情後突然沒了工作及收入,加上失去了生活目標,因此出現「失志症候群」症狀,家人及朋友千萬不要輕忽。

楊聰財醫師指出,針對「失志症侯群」患者,治療上會採用藥物與非藥物合併治療。以藥物來改善患者憂鬱、失眠及焦慮等生理症狀,讓患者找回生活節奏,有體力維持社會功能,後續經由心理會談治療,穩定患者情緒及建立正向的認知,並教導正確的紓壓技巧,讓患者恢復睡眠、營養及運動等「三好」功能。

楊聰財醫師提醒,這波疫情險峻,目前仍看不到終點,民眾除了平時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外,若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檢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災害。 【失志症候群自我評量表】

(1)每天不容易入睡、失眠

(2)我覺得既難過又悲慘

(3)我對生活感到洩氣

(4)我覺得焦慮煩躁

(5)我覺得無望無助

(6)我對很多事情感到生氣

(7)我喪失生活中的角色跟目標

若出現上述五項(或更多)者,可能有失志症候群症狀,應提高警覺,如有需要,應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診斷及治療。

圖:楊聰財醫師提醒,這波疫情險峻,目前仍看不到終點,民眾除了平時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外,若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檢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災害。

(圖由楊聰財醫師提供)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熱熱熱…,今年夏天全世界都處在熱浪當中,體感溫度時常高達40度以上,令大人不舒服,怕熱的寶寶恐怕更是難受,尤其是當氣溫過於濕熱時,寶寶身上極容易出現汗疹。以下是一些關於痱子的症狀和預防及治療方法。 汗疹症狀 汗疹俗稱痱子,是皮膚對於高溫的一種反應。任何人都有可能長汗疹,...

閱讀詳情 »

▲國泰醫院麻疹群聚又出現第二波傳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麻疹群聚還沒燒完!疾管署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20多歲女性麻疹確定病例,讓8月17日公布的國泰醫院麻疹群聚事件正式確認出現了第二波傳染,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有10例個案,也讓該院染病醫護...

閱讀詳情 »

▲開學了,接下來一個月都是校園傳染病的高風險期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周五開學了,好不容易熬過漫長暑假的父母接下來卻可能樂不起來,因為即將面對的,恐是一波孩子互相傳染的發病潮,疾管署今(3)日示警,監測發現,國內已經出現腸病毒、流感兩大病毒發威的現象...

閱讀詳情 »

▲蘇一宇醫師為新生兒檢查。(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懷了「龍鳳胎」的孕婦,因子宮頸過短,即使做過子宮頸環紮手術,依然不斷宮縮、安胎困難,在懷孕27周時就早產,姐弟兩人出生時分別只有750公克以及960公克,且因為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肺出血、早產兒呼吸中止症等急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