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逾30婦女1/4尿失禁 微創手術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30歲以上的婦女,占四分之一都曾有尿失禁的症狀出現;醫師指出,婦女尿失禁雖然是小病,但嚴重時仍會影響日常生活,使患者感到困擾,其實,只要透過微創手術的幫助,就能有效治療症狀。

1名68歲婦女,只要一起身走路,就出現嚴重漏尿的現象,甚至咳嗽時也會漏尿,雖使用成人尿布,但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其實,尿失禁婦女不必一直隱忍著不敢去手術,任由尿失禁的困擾纏身。成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黃于芳即指出,尿失禁已可透過婦女泌尿與骨盆鬆弛微創手術的幫助,就能有效治療症狀。

醫師黃于芳進一步說明,婦女泌尿與骨盆鬆弛疾病手術的較多樣化,但手術方式已越來越簡化,成功機率也比傳統手術高,加上又能保留子宮與懸吊方面的技術,都能提供患者治療上的新選擇。

包括40歲以上的婦女、自然生產次數多、年齡較大或肥胖者都屬於尿失禁高危險族群;黃于芳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也應積極看診檢查,經由評估風險治療,才能有助於解決漏尿的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74歲阿嬤,發現看東西的時候都會出現兩個影子,且症狀持續兩三天,除非把其中一眼遮住才不會有疊影出現,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有40個稜鏡角的內斜視,導致左眼無法向外側看,確診為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造成內斜視,施打肉毒桿菌後,患者經過一個星期後,症狀已逐漸舒緩。目前肉毒桿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在台灣,癌症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且人口數逐年增加,但所幸目前隨著醫學發達,多數癌症患者都能獲得不錯的療效;大千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明立指出,但癌患通常得經歷漫長的抗癌治療過程,且當病情獲得控制再回歸日常生活時,可能出現癌因性疲憊、疼痛等問題。為了幫助病友們,大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在未滿周歲的孩子,尤其又以二到六個月時期的孩子最為常見,通常會無預警的突發死亡,且多數找不到致死原因;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小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洪崇家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於冬季居多,主要是因在夜間睡眠中發生猝死,父母應當特別注意。根據台灣的嬰兒猝死...

閱讀詳情 »

孕婦本身應多加注意,避免至高風險國家旅遊,除了產檢,避免非必要的醫療院所拜訪,戴口罩並勤洗手,保護自己... MERS-CoV病毒防治重點 隨著韓國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疫情不斷升溫,位處鄰近國家的台灣也開始關心相關消息,深怕MERS-CoV會成為下一個SARS(嚴重急性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