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趴睡 恐造成猝死症後群

嬰兒趴睡 恐造成猝死症後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在未滿周歲的孩子,尤其又以二到六個月時期的孩子最為常見,通常會無預警的突發死亡,且多數找不到致死原因;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小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洪崇家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於冬季居多,主要是因在夜間睡眠中發生猝死,父母應當特別注意。

根據台灣的嬰兒猝死症候群研究,從1989到1993年間,發生率從千分之0.25提升到千分之0.56,雖比起全球發生率屬於較低族群,但增加原因仍未明;洪崇家說,過去研究曾發現嬰兒趴睡恐是造成猝死症候群的因素之一,且當西方國家陸續推廣嬰兒避免趴睡的宣導後,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主治醫師洪崇家進一步說明,趴睡導致嬰兒猝死,有可能是因呼吸中樞對寫意中二氧化碳增加產生反應讓人驚醒,但因嬰兒神經反應不佳,就容易造成睡夢中窒息等現象,其實要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建議應讓嬰兒仰睡,且旁邊不應有枕頭等軟的物件,若要使用毛毯也應裹至胸部即可,避免遮住臉部。

另外睡床應靠在父母附近較安全,並避免固定睡姿,且應避免使用市面上來路不明號稱可減少嬰兒猝死的工具,因前仍未有實效的驗證;洪崇家呼籲,透過持續推行仰睡運動,且讓父母以及周邊親友都能擁有正確的觀念和知識,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3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雖曾至診所就醫,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生活大受影響,便到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診斷郭先生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嚴重腫...

閱讀詳情 »

季節變化經常會影響到身體狀況嗎?若出現狀況,要怎麼做才能維持健康呢? 因為外來物質的影響,可能感覺比日常還要勞累,除了平常要多喝水少喝飲料、多運動及適當休息,建議也可以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增強體力。   怎麼做才可以預防呢?以下營養師歸納出 4 點:   1. 多喝水 其實平常就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副神經節瘤在臨床上較為少見,每百萬人口僅出現2至8例,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臺中慈濟醫院余政展外科部主任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從特化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同時具有神經與內分泌的特徵,因此會使病患隨時都在分泌壓力賀爾蒙,導致無法控制的高血壓、陣發性頭痛、出汗和心搏過速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衛生福利部預告修正「健康食品之輔助調節血壓功能評估方法」草案,名稱並修正為「健康食品之輔助調節血壓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修正重點包括刪除動物實驗,以後不得使用動物來做實驗。 國人選購健康食品前,會看小綠人標章來做決定。而這些健康食品經常使用動物實驗來證明功效,不過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