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趴睡 恐造成猝死症後群

嬰兒趴睡 恐造成猝死症後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在未滿周歲的孩子,尤其又以二到六個月時期的孩子最為常見,通常會無預警的突發死亡,且多數找不到致死原因;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小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洪崇家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多發生於冬季居多,主要是因在夜間睡眠中發生猝死,父母應當特別注意。

根據台灣的嬰兒猝死症候群研究,從1989到1993年間,發生率從千分之0.25提升到千分之0.56,雖比起全球發生率屬於較低族群,但增加原因仍未明;洪崇家說,過去研究曾發現嬰兒趴睡恐是造成猝死症候群的因素之一,且當西方國家陸續推廣嬰兒避免趴睡的宣導後,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主治醫師洪崇家進一步說明,趴睡導致嬰兒猝死,有可能是因呼吸中樞對寫意中二氧化碳增加產生反應讓人驚醒,但因嬰兒神經反應不佳,就容易造成睡夢中窒息等現象,其實要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建議應讓嬰兒仰睡,且旁邊不應有枕頭等軟的物件,若要使用毛毯也應裹至胸部即可,避免遮住臉部。

另外睡床應靠在父母附近較安全,並避免固定睡姿,且應避免使用市面上來路不明號稱可減少嬰兒猝死的工具,因前仍未有實效的驗證;洪崇家呼籲,透過持續推行仰睡運動,且讓父母以及周邊親友都能擁有正確的觀念和知識,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3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有好幾起自殺案件傳出,令人不勝唏噓!而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顯示,國內自殺率在近三年有微幅上升,女性高於男性,且以45到64歲中壯年族群死亡率上升最多,值得國人關注。自殺死亡女多於男 中壯年齡層居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近三年來,自殺死亡開始呈現微幅上...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65歲以上國人缺牙比率為47.2%,且每人平均缺牙數達14.8顆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裝設活動假牙自然成為許多人的替代選擇,而全台更有高達160萬人口使用活動式假牙。但專家提醒,雖然活動假牙相當便利,可若民眾清潔不當,不但無助口腔健康,更可能使其成為誘發口腔疾病上...

閱讀詳情 »

調查發現,逾半數的國人對預防失智症的認知不足。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生活病,雖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若運用「健腦3動」:身動、腦動,活動,以及搭配地中海飲食及充足睡眠,能大幅降低失智症惡化風險。 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指出,全世界目前平均每3秒就增加1名失智患者,而台灣現約有26萬名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那天聽了海苔熊老師的講座「戀愛童話心理學」,我一直都對童話在隱喻中反映人性這點很感興趣。還記得還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補習班老師跟我們提到:「童話角色越是讓你認同的,那角色的心思或性格會跟你很一致。」接著老師補了一句:「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我最喜歡的童話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