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殺死亡事件頻傳 近三年微幅上升

自殺死亡事件頻傳 近三年微幅上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最近有好幾起自殺案件傳出,令人不勝唏噓!而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顯示,國內自殺率在近三年有微幅上升,女性高於男性,且以45到64歲中壯年族群死亡率上升最多,值得國人關注。

自殺死亡女多於男 中壯年齡層居多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近三年來,自殺死亡開始呈現微幅上升趨勢;民國106年國人死亡原因排名第11名,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6.4人(總計3,871人),較105年上升2.5 %。若以性別分析,106年男性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2人,較前一年上升0.9%;女性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人,較前一年上升7.8%,女性上升幅度高於男性。

再以年齡分析可發現,45到64歲之中壯年族群自殺粗死亡率上升最多,達5%。從自殺方式來看,吊死、勒死及窒息之自殺及自傷(即上吊)與由高處跳下自殺及自傷(即跳樓)等兩項之自殺死亡人數與占率亦逐年上升;而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之自殺方式則有所下降,可能與劇毒農藥巴拉刈禁止進口與使用之政策有所成效有關。

民眾心理健康調查 同心協力防自殺

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自殺是難解的議題,尤其社會對於自殺有汙名化的現象,使有潛在需求的民眾不敢尋求協助進而造成憾事。另外,新聞媒體報導不應報導自殺細節,而是多報導正向的故事,使社會導向正向氛圍,並期待全民皆能具備自殺防治相關知識,鼓勵具有自殺意念者坦然面對問題並勇敢求助,呼籲民間與政府共同致力於自殺防治工作。

李明濱理事長強調,在民眾身處的群體之中可能就有許多情緒困擾而需求助的親友,若能透過網路或媒體力量加強宣傳「自殺防治守門人」訊息,幫助民眾建立對自殺防治的正確認知,同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技巧,簡單的一句關心,都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當事人看見生命的一線希望。「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無論民眾身在何處、擔任何種角色,皆可以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實踐「同心協力防自殺」之理想境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說起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許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台灣小吃」,不論是正餐或是宵夜、點心,台灣小吃都提供豐富的選擇!而究竟大家最愛哪些小吃?大家都在討論哪些縣市小吃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台灣小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的陳女士已有長達20年的乾癬病史,在頭皮、軀幹和四肢會反覆出現紅斑及脫屑的情形,平時只有症狀較嚴重的時候會使用一些外用藥膏,直到近期因皮膚病灶變多且伴隨搔癢,才到醫院皮膚科尋求協助。但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發現,陳女士除了皮膚症狀外,近半年雙手的關節都會感到僵硬和緊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婦,究竟會造成什麼風險?根據《CNN》報導,最新的兩項研究發現,出現COVID-19症狀的孕婦可能會出現緊急的併發症或其他問題,也讓胎兒處於危險中。研究一:58%有症狀感染者 導致胎位不正、胎動減少第一項研究,是源自於美國麻醉學年會上,最新的報告中指出,有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團隊以生物材料攜帶當歸西藥開發治療腦癌新藥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如今再開發奈米當歸西藥鼻噴劑,初步發現相對於口服可增加腦部十倍的量。林欣榮院長因而獲國際著名期刊Nature《自然》邀請撰專文在「聚焦傳統中醫藥」主題中分享,其中還包括近期開發中草藥治療疾病並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