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假牙清潔做對了嗎?假牙VS真牙大不同,別犯6大NG行為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65歲以上國人缺牙比率為47.2%,且每人平均缺牙數達14.8顆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裝設活動假牙自然成為許多人的替代選擇,而全台更有高達160萬人口使用活動式假牙。但專家提醒,雖然活動假牙相當便利,可若民眾清潔不當,不但無助口腔健康,更可能使其成為誘發口腔疾病上身的元凶!

假牙清潔做對了嗎?假牙VS真牙大不同,別犯6大NG行為

假牙VS真牙清潔方式大不同 學會4步驟正確清潔好安心

不過,活動式假牙到底該怎麼清潔才對呢?和真牙的清潔方式又有何不同?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長期照護科主任蔣曉文在其著作《在宅安心顧,圖解長期照護指南》一書中就提到,臨床上常碰到配戴假牙的病患與家屬,習慣以清潔真牙的方式來清潔假牙。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假牙的材質相比真牙較為脆弱柔軟,因此不當的清潔方式,反而會造成假牙表面產生刮痕,使細菌透過刮痕侵入假牙內,再經由配戴造成口腔疾病發生。因此,想預防上述情況發生,學會如何正確清潔假牙非常重要!

假牙清潔做對了嗎?假牙VS真牙大不同,別犯6大NG行為

假牙如果沒有立即配戴的需求,也可於清潔後另行泡入清水中,保持濕潤,否則容易變形。

【正確清潔假牙4步驟】

Step1:使用牙刷清水刷洗假牙,去除顆粒較大的食物殘渣。

Step2:將假牙放入水杯中,倒水蓋住假牙,並丟入假牙清潔錠,浸泡假牙五到十分鐘後,再換清水沖洗。

Step3:配戴前再以清水洗淨一次後裝入。

Step4:如果沒有立即配戴的需求,也可於清潔後另行泡入清水中,保持濕潤,否則容易變形。

假牙清潔做對了嗎?假牙VS真牙大不同,別犯6大NG行為

使用牙刷清水刷洗假牙,去除顆粒較大的食物殘渣。

清洗活動式假牙,牙膏、熱水都不行!這6大NG行為別犯

除了教導大家如何正確清潔假牙外,蔣曉文主任也特別呼籲民眾,在進行假牙清潔時,更要避免下列6項常見的NG行為,才不會折損假牙壽命,或不慎磨損假牙,使假牙成為細菌繁殖溫床而不自知。

【假牙清潔禁止事項】

1.使用牙膏清潔假牙:除了固定式假牙,一般活動假牙的材質較軟,牙膏的研磨粒子運用在假牙清潔上,會造成假牙表面磨損跟刮痕,磨損的刮痕容易使細菌滋生其中,反而造成配戴時的發炎現象。

2.力道過大:力道過大會導致假牙掉落或斷裂,折損假牙的壽命。

3.太相信假牙清潔劑:市面上雖然有許多假牙清潔劑,但其實假牙還是需要透過牙刷適度的刷洗,不能完全仰賴清潔劑進行清潔。而牙刷的選用,盡量以假牙專用牙刷或是軟毛牙刷為主。

4.使用熱水、酸性物質清洗:有些人會使用酒精、醋、鹽水、熱水等清潔假牙,都會造成假牙受損、變形。

5.戴假牙睡覺:晚上睡覺時,絕對不能戴著假牙睡覺,且每天配戴假牙最長勿超過十六小時,過度佩戴假牙會增加牙床受力,反而容易萎縮,影響假牙與口腔的密合度。

6.使用浸泡過假牙清潔錠的水當作漱口水:有些病患習慣將淨泡過的水,當作漱口水使用,但假牙清潔錠內含特殊化學成分, 並不適合人體漱口或飲用。

假牙清潔做對了嗎?假牙VS真牙大不同,別犯6大NG行為

假牙裝入時須對準牙鉤套住牙齒,兩手左右平行地將假牙裝入口中,千萬要避免沒看口內就硬裝入,或是使用咬的方式將假牙定位,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會導致被牙鉤鉤住的牙齒受傷。

活動假牙怎麼裝卸?專家分享2技巧成功定位

至於民眾常有的假牙裝卸問題,蔣曉文主任也特別傳授以下假牙的卸下和裝入的小技巧,提供給有使用假牙的病人及家屬參考:

一、假牙裝入:假牙裝入時須對準牙鉤套住牙齒,兩手左右平行地將假牙裝入口中,千萬要避免沒看口內就硬裝入,或是使用咬的方式將假牙定位,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會導致被牙鉤鉤住的牙齒受傷。

二、假牙卸下:假牙卸下時,從一側的牙鉤開始拆除,拆完一側再換另側牙鉤拆除,切勿強行拉扯假牙。另外,養成在就寢前卸下假牙的習慣,可以讓和假牙接觸的黏膜在夜間也能獲得休息。

口腔莫名疼痛、潰瘍?要留意可能是假牙配戴不當引起

蔣曉文主任也提到,臨床上也有許多病人隨著年齡增長,牙床逐漸萎縮,不得不配戴活動假牙,但假牙配戴不慎,反而容易使其成為嘴中凶器。特別是,有些患有失智或失語症的病患,因無法準確表達疼痛的感覺,更容易因此被忽略。所以當親友發生食量減少,或是拒絕進食的情形時,不妨可以透過觀察牙齒咬合的狀況,來判斷是否因假牙配戴不慎,造成口腔受傷引起。

至於假牙配戴初期,有些人會出現說話不順暢的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可透過大聲朗誦報紙的方式,來加速適應新假牙。另外,由於活動假牙無法如真牙般穩固,所以民眾在進食上也應先由質地較軟的食物如豆腐、稀飯開始練習。另外,如果配戴時產生疼痛或潰瘍的症狀,更要立即請牙醫師修整,千萬不要自行修磨。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7/666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封鎖出境旅遊超過1年,終於即將迎來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泡泡,但檢驗費用恐怕就破萬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在旅遊出境前必須有PCR檢驗陰性證明,回國先執行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5天,禁止前往人潮聚集場所,與每日記錄活動與接觸人員等,接著PCR檢驗陰性,再完成普通自主健康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例新冠境外移入個案,由菲律賓入境,集中檢疫期間出現症狀,衛生單位安排採檢確診,累計國內新冠病患共978例;另外,東帝汶及模里西斯爆發本土疫情,調整至中低風險國家。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第979例),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與帛琉旅遊泡泡雙方仍在洽商,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方希望能使用台灣醫療院所的PCR檢驗證明,帛琉則傾向採用當地抗原快篩,但考慮快篩偽陽性機會高,一旦有疑似個案,會增加旅客與台灣衛生單位困擾,與其快篩不如在當地PCR檢驗。 陳時中說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糖尿病人常會有足部併發症,其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疾病、足部變形、足部受力改變、視力不佳等。一旦潰瘍惡化、足部感染或有周邊血管疾病,將成為截肢的主要因子。 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瑜忻說明,一旦病人因為糖尿病足潰瘍住院,治療需整合包括內科代謝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