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失智症惡化:健腦3動+地中海飲食,避免5大NG行為

調查發現,逾半數的國人對預防失智症的認知不足。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生活病,雖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若運用「健腦3動」:身動、腦動,活動,以及搭配地中海飲食及充足睡眠,能大幅降低失智症惡化風險。

防失智症惡化:健腦3動+地中海飲食,避免5大NG行為

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指出,全世界目前平均每3秒就增加1名失智患者,而台灣現約有26萬名患者,由於失智症和老化程度相關,粗估當2036年時,失智症人口會是現在的2倍以上,對家庭、社會都會造成嚴重衝擊。

銀髮海嘯失智症來襲!調查:民眾對預防失智症認知不足

天主教失智症老人基金會上個月在網站發起了「銀髮海嘯!失智症來襲,你對失智症了解多少?」的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在參與的12,322人中,有50%的民眾輕忽失智症的威脅、高達54%的民眾對預防失智症的認知不足!

例如有2,664人(22%)認為生酮飲食,都是比較錯誤的觀念。此外,雖然有8,881人(72%)知道看電視是預防失智症最無效的「認知活動」,但卻是現代人最常選擇的生活型態。事實上,看電視時數較長,罹患失智風險高達1.3倍;反觀閱讀可刺激腦部,沒有閱讀習慣的人,罹患失智風險高9.6倍,因此,基金會鼓勵社會大眾要多從事腦力相關休閒活動,強化大腦,預防認知退化。

防失智症惡化:健腦3動+地中海飲食,避免5大NG行為

失智症主要症狀除了迷路、容易忘記,疑心病外,個性改變也是疾病的早期徵兆之一。

耐心陪伴失智症患者 避免5大NG行為

執行長鄧世雄強調,失智症主要症狀除了迷路、容易忘記,疑心病外,個性改變也是疾病的早期徵兆之一。除藥物治療外,耐心陪伴則是最好的支持,且應避免與失智長者互動的5大NG行為。

1.用急促的語氣說話:應用平和的態度,音調壓低,緩慢清楚地把話說完,比較容易幫助長輩理解指令和想表達的意思。

2.說錯話時立即糾正:當長輩說錯話的時候,當下都會想要立即糾正,但其實第一時間馬上否定可能也會使得長輩更加慌亂,導致互動緊張。

2.質疑責罵犯錯行為:與其當場糾正,可以多加思考長輩這件行為的原因,或尋求專業協助,找出方法解決,減少反覆犯錯。

4.命令要求遵從指示:應使用平和的語氣引導他,以鼓勵代替命令責罵,才不會適得其反。

5.什麼事都幫長輩做: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受教育、從事休閒活動、認知活動與體能活動,可降低及延緩失智症的退化。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團體活動很重要

防失智症惡化:健腦3動+地中海飲食,避免5大NG行為

拒絕失智症,選擇地中海健康飲食料理,是一不錯的選擇。

地中海飲食預防失智 降低生活病風險

醫學實證發現,地中海飲食可預防失智。因地中海飲食主要是指多吃蔬菜、水果、豆類、穀類,以橄欖油為主要脂肪來源,適度攝取魚類、乳製品和紅酒,少吃紅肉和禽肉。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生活病。大家別再以為失智症是無可預防及挽救的退化性疾病,只要從現在開始,養成充足睡眠、健康運動、均衡飲食、少吃肉和加工食品、多吃蔬果的好習慣,就算已經是失智症患者,也能愈活愈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66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還要持續多久,目前還沒有答案,強健自己的身體是重要的抗疫方式之一。十一月七日「立冬」,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櫂瑔指出,素食人士配合自己體質進補,也能健康過冬。素食人士注意蛋白質 可吃豆腐、毛豆在這波疫情中,許多人發願吃素,中醫師陳櫂瑔說,一般來說,素食人士的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47歲張先生熱愛健身,日前因車禍「犁田」用右手撐地,返家後竟連擰毛巾、開門把或做伏地挺身,手腕都會劇痛無力,定時吃藥復健均不見效,經骨科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手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建議採取腕關節鏡微創手術,術後症狀明顯改善,外觀也無明顯疤痕,經過復健治療後預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乳癌」是國人女性的健康頭號公敵,長年位居主要癌症死亡排名前10名,108年女性乳癌排名為第4名,共奪去了2,633條寶貴的性命,相當於平均每天有7人因乳癌死亡。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指出,乳癌並非為女性專屬癌症,男性身體同樣擁有乳腺組織,也有可能會罹患乳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全台糖尿病患者約有220萬人,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大宗。義大大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姜和均說明,民眾若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的「3多1少」症狀,即為高血糖的症狀,尤其體重快速下降更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代表性症狀,可能需要適時補充胰島素。 糖尿病治療需要長期規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