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忽冷忽熱吹南風,房子牆面地板都在流汗!濕熱季節的6個因應對策絕對要注意!否則房子結構...實在太危險了!

前天到桃園某住家、因地板濕滑差點跌倒,回到家,發現車庫磁磚之間的水泥顏色變深...我才意識到,又是「房子狂流汗」的季節。腦海中的警報響起:地板反潮、玻璃窗起霧冒水珠、衣服很難乾的季節又來了!

忽冷忽熱吹南風,房子牆面地板都在流汗!濕熱季節的6個因應對策絕對要注意!否則房子結構...實在太危險了!
(圖片翻攝自:http://www.how01.com/post_4240.html  下同

 
海上吹來的濕熱南風、與原本空氣中的冷空氣相遇,因而產生了濕氣,天空中充滿了霧雨,晚上或晨間騎車的朋友,外套與安全帽也都會沾濕。

這時候,千萬不要大量開窗增加通風量來想帶走濕氣,通常此時外面的濕度都在80%~90%以上,室內因牆壁門窗的隔絕及家電使用,至少可以比外面低個5~10%,若開窗促進通風對流、等於「引濕入室」,反而功虧一簣!

室內太潮濕對傢具、對身體都不好,潮濕的空氣會影響毛細孔汗水的蒸散、讓你的體感溫度覺得更悶更熱,身體的自然冷卻機制被打破。對我而言,最適的濕度在55%~65%,不過也有人要更低才會覺得舒服。(同樣的,太乾燥也不好,之前在歐洲旅行,因為太乾冷,我必須定期吸熱水器上方的水蒸氣才覺得舒服。)

總之,吹南風時,你可以依照以下6大重點做好初步的防範步驟:

一、南面門窗關緊

尤其是南面、西南、東南面的窗。之前的經驗是,即使南面開一點點小縫,只要是有風的狀態下,室內都會立馬流汗。(曾經有人問我:那南面在哪?我不知道我家南面在哪?...請打開你的指南針app,或者把你家地址輸入googlemap就知道答案了!很重要!)建議北面窗戶留一點小縫,讓室內跟戶外還有一點點對流的管道。
忽冷忽熱吹南風,房子牆面地板都在流汗!濕熱季節的6個因應對策絕對要注意!否則房子結構...實在太危險了!

二、開低一度的冷氣或開除濕機

這時候,冷氣就可以派上用場,通常我會開變頻冷氣,只要比室溫低1度,就可以有除濕的效果(也可以選擇除濕,其實就是開冷氣)。雖然我也有除濕機,但已經好幾年沒用了,一來吵、二來忘記倒水還會長苔、且除濕完也沒有覺得比較涼爽。

我一定要提醒一下,用電器除濕完畢之後,不要天天的就大開窗戶,這樣很快就會再反潮,之前等於做白工。通常南風都是前一兩天很潮濕,接下來雖然還是有風,但已經乾燥許多,到時候就可以開窗了。

三、拖地、抹布擦拭、鋪報紙
忽冷忽熱吹南風,房子牆面地板都在流汗!濕熱季節的6個因應對策絕對要注意!否則房子結構...實在太危險了!

潮濕的地板或桌面,要趁早拖乾擦拭,降低黴菌滋生的機會。有些比較難擦拭到的地方,可以先鋪報紙幫忙吸收水氣,待報紙吸濕飽和後再丟掉。

四、定期打開電腦、電視等電器

潮濕天氣前後,有許多電器(尤其電腦、電視)都因此故障送修。南風天的時候,每天要開機或待機3到4個小時,運轉狀態中的機器零件會散熱,驅散機體內的潮氣,降低短路的機率。在使用前最好留意一下插頭處是否有水珠或潮濕,先擦乾再通電。

另外,防潮箱也可以派上用場,我有兩個防潮箱,我的筆電、相機、開封的茶葉、麵粉,都放在防潮箱做保存。

五、洗澡完要關浴室門、洗頭髮要吹乾

家住公寓或大廈的朋友,在潮濕天氣洗澡完後,記得要把浴室門關上,以免浴室的濕氣流出,造成其他空間的負擔。(但抽風機讓它繼續運轉、或開窗戶)浴室的濕毛巾最好拿到其他房間晾乾、以防乾不了而發出異味。另外,平常頭髮吹半乾的人,在這潮濕的季節,最好把頭髮吹到全乾,不然髮根的濕氣無法蒸散,也容易散發悶臭味。

六、暫時不要洗曬衣服

在吹南風的一兩天期間,曬著的衣服很難乾,如此也很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洗曬厚重衣物或棉被,等於是創造黴菌細菌滋生的環境。除非有烘衣機,不然這段期間不要洗衣服。

文章引用自:http://www.how01.com/post_4240.html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太離譜!國內竟有藥廠搞烏龍,把治療重症肌無力的藥物錯誤包裝成安眠藥,被醫院發現不對勁通報,食藥署今(24)日要求新加坡商美納里尼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必須在10月13日前回收這批40萬顆被錯誤包裝的「美定隆糖衣錠60公絲」,並面臨最重200萬的罰鍰。該藥屬於處方藥,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20歲劉小姐年初因車禍導致下肢及顏面骨折,經接受下肢骨折復位手術後,展開顏面重建,整形外科團隊考量患者正值花樣年華,「愛美是人的天性」,評估後決定以隱形切口及人體可吸收骨材,順利完成重建手術,打造無痕精緻臉蛋,讓患者破涕為笑,感動說「不用開美肌了」! 亞...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依「毅傳媒」的【穿牆疫魔】系列報導中,第四篇指出全台51處監所中收容了超過5.8萬名受刑人,高密度的群聚舍房,感染風險極高,如今Delta病毒入侵台灣,但疫苗覆蓋率持續低落,只有將近5成,半數行動自由的人打不到第1劑,更何況是被社會遺忘的一群受刑人。 從今年5月中旬爆發本土疫情...

閱讀詳情 »

中秋節不吃美食對不起自己!中醫傳授飲食祕訣,還有茶飲配方,搭配按摩穴位輔助,讓你中秋吃得開心又健康。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中秋節吃美食慶祝,然而大啖美食飲品,卻可能增加脂肪、消化不良等問題浮現。鼎妍中醫診所院長林孟穎直言,中秋飲食原則還是清淡為宜,也可以把烤肉搭配蔬菜,或者把紫蘇葉當作調節飲食法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