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降高血脂?研究:魚油可以降三酸甘油酯

想降高血脂?研究:魚油可以降三酸甘油酯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多數人都有健康檢查的習慣,不過關於高血脂症,民眾通常只關注報告中膽固醇數值,忽略了三酸甘油酯也是高血脂症的潛在風險。彰化基督教醫院家醫科林益卿主任表示,高三酸甘油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一,呼籲民眾,想要降血脂肪應從飲食、生活作息做起,另外也可適時補充Omega-3,促進三酸甘油酯的代謝。

 

HDL-CLDL-CTG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民眾做了健康檢查後,看到健檢報告出現的HDL-C、LDL-C、TG實在看不懂!林益卿主任說,所謂好的膽固醇就是指HDL-C,它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帶回肝臟分解,所以數值不能夠太低,建議男性應大於40 mg/dl,女性則是50 mg/dl;至於LDL-C,也就是俗稱的壞的膽固醇,它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兇手,因為LDL-C(壞的膽固醇)容易卡在血管壁上,一般建議不能超過130 mg/dl,但是仍應依據每一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訂定不同的目標值。

 

至於TG,指的是三酸高油酯,又稱為中性脂肪,是人體攝取脂肪、碳水化合物或是蛋白質後,這些未被消耗、多餘的熱量則會被合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中;一般建議不要超過150 mg/dl,假使三酸甘油酯過高,可是造成脂肪肝、中風、心肌梗塞的兇手。

 

另一方面,血液檢查還有個叫做總膽固醇,正常人不應該超過200mg/dl。林益卿主任說,只要這四項數值,有一項異常,就可以被稱之為高血脂症。

 

注意了!這5族群最容易高血脂、高三酸甘油酯

 

至於什麼樣的人容易引發高血脂,林益卿主任表示,膽固醇有2/3由身體自行合成所謂的內生性膽固醇,其他1/3是來自於飲食中所含可以製造膽固醇的原料造成的;而三酸甘油酯則是與飲食及脂肪代謝異常有關,所以像有酗酒習慣、愛吃甜食、體重過重、愛吃油炸物,以及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都可能發生三酸甘油酯過高。

 

攝取Omega-3 預防高三酸甘油酯

 

林益卿主任說,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可以說是吃出來的疾病,現代國人飲食習慣改變,高脂、高油、高糖份的飲食充斥,三酸甘油酯數值超出正常範圍的民眾越來越多,「可攝取含Omega-3的食物,研究指出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林益卿主任指出,國外研究發現,一天攝取2-3克的Omega-3,能夠促進體內降低三酸甘油酯,幫助體內三酸甘油酯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因為魚油的成分含有Omega-3,除了能夠降低心律不整的發生率、預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外,還能夠活化腦細胞、調節荷爾蒙、降低體內發炎等好處。

 

不過,單從飲食中要攝取足夠的Omega-3真的有其難度。林益卿主任就說,民眾可以額外補充魚油來降低三酸甘油酯,研究指出Omega-3的攝入量與降三酸甘油酯的能力成正比,但要記得,因為市面上魚油廠牌眾多,民眾在挑選前應該要看濃度及含量,可以用EPA加DHA含量除以膠囊總量計算出Omega-3濃度((EPA+DHA)÷膠囊總量),如果以(EPA+DHA)÷Omega-3含量,計算出的數值為Omega-3中的「純度」,而非整個膠囊中Omega-3含量的濃度百分比,需計算EPA加DHA佔膠囊總量的百分比,才是真正的Omega-3「濃度」,若Omega-3濃度過低,其雜質及非必要的油脂濃度就相對高,反而傷害心血管健康,建議挑選濃度越高,EPA及DHA含量高於膠囊總量80%的魚油,同時使用足夠的劑量,才有實際的降三酸甘油酯效用。

相關推薦

其實,說的就是番薯葉啦! 番薯葉又稱地瓜葉,過去多棄置不用,近年來因其誘人的保健功能而日益受到世人的青睞。香港人譽稱其為“ 蔬菜皇后 ”,日本人則推崇其為令人長壽的新型蔬菜。具有顯著的食療保健功能,是很有開發價值的保健長壽菜。   排毒 含豐富...

閱讀詳情 »

最近一位嫁到日本的華裔媽媽在同學圈驚嘆日本國綠茶鹽水的神奇作用,話說他們住在海濱,她4歲的女兒最近長了不少痱子,她的日本婆婆給孩子塗抹了加鹽的綠茶水,半天沒過完,痱子就焉了。如此經濟而且實用,小編一定要推薦給各位媽咪們! 綠茶鹽水真的那麼好用嗎? 據了解,綠茶含有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年6歲的蘇小弟,看似與其他同年孩子相同,活潑的模樣惹人憐愛。但蘇小弟2個月大時,因為發燒不退被送醫,經檢查被發現確診為罹病率百萬分之三的「非典型性尿毒溶血症候群」〈aHUS〉。罕見疾病基金會指出,aHUS是一種發生在成人和兒童的遺傳性、慢性疾病,可能會危及生命,目前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台目前初步估算約有近9000個罕病家庭,罕病基金會透露,目前約服務236種罕病,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際遇,他們的共通點是為對抗疾病,許多病友無法外出,僅能在家生活。有鑑於此,罕病基金會突破限制,舉辦「第一屆罕見疾病親子同樂會」,提供趣味競賽、遊戲攤位和美食嘗鮮等活動,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